收藏蘭陽之二十二 曇花一現的宜蘭日報

至民國八十七(1998)年報禁開放十年來,新興報紙在台灣報業市場前仆後繼,能成功擠進市場的鳳毛麟角。在宜蘭縣,繼「自立時報」「噶瑪蘭日報」兩家日報之後,以「宜蘭縣第一份地方性報紙」自許的「宜蘭日報」在1998年元月一日正式創刊,但發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在地方消失。

1988年元旦台灣報禁正式解除前,宜蘭縣只有一家以通訊稿之名按日持續發行三十七年的「中華新聞」地方報(1988年十月一日停刊)。進入80年代,宜蘭縣曾出現「蘭陽之聲」「宜蘭一週」兩家向政府申請輔導的社區報,之後陸續出現「南風」「甘泉」「天機」「宜蘭人時報」「噶瑪蘭紀事」等期刊,1989年至1999年十年間,則有六家日報相繼創刊。一些藉由「辦報」「辦雜誌」來實踐理想或營利的宜蘭人讓地方媒體市場熱鬧起來。

1989年元月一日,報禁解除後宜蘭縣的第一份日報「自立時報」正式創刊,1993年「噶瑪蘭日報」出刊,1998年元旦「宜蘭日報」露面後,「宜蘭時報」於同年三月間「接棒」,1999年「蘭陽新報」接踵而來,2002年十一月「宜蘭在地報」創刊後由週刊改為日報再發行網路版,但這六家日報都因資金不足,無法打開發行通路,難於長久支撐下去。

最讓人意外的,是「宜蘭日報」創刊不到三個月時間就驟然停刊。

「宜蘭日報」是由「台北都會時報系發行人」周忠義與前任礁溪鄉鄉民代表歐炳燈合作創辦,由周忠義出任發行人,歐炳燈擔任社長,社址設宜蘭市負郭路。當時,台灣報業市場在報禁開放十年後已有劇烈變化,不少資深媒體工作者被迫選擇提早「退休」或轉換跑道,「宜蘭日報」創刊也就得以爭取到幾位資深記者投入編採工作。

「宜蘭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由聯合報退休的祝丕榮出任,曾任台灣時報特派員的林松柏(現任蘭陽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出任採訪主任,中國時報退休的特派員祝丕成(已故)擔任總主筆,台灣日報記者王聖傑(子恒)也發揮所長,聘任的記者林添富、熊迺祺、石世民、王徐毅、張鈴珠等皆一時之選,顯示「宜蘭日報」的編採陣容不弱。

「宜蘭日報」創刊後,與發行人周忠義在台北發行的「台北都會時報系」併聯營運,在報頭下曾刊登啟事稱「發行網擴及到大台北地區(基隆市、台北縣市)」,每日出版三大張。但宜蘭本地編採人員能掌控的只有四個版面的宜蘭地方新聞,其餘各版文稿編輯作業皆由「台北都會時報系」負責。

「宜蘭日報」創刊後,前兩個月採免費贈閱方式,1998年三月實施訂報優惠辦法,「凡預繳報費,訂閱一年三千六百元,即贈蘭陽名店現金禮券一千元」,但三月下旬「宜蘭日報」就停刊了。

「宜蘭日報」創刊時,報紙早已進入電腦編排作業,由已資金短缺,報社只購買兩部電腦,明顯不敷使用;加上編採人員初期對電腦編排作業程序不熟悉,編輯工作每日都拖到午夜過後才傳輸台北印刷,相當辛苦。

「宜蘭日報」自許是「關懷在地人的報紙」,以「宜蘭人宜蘭心」的情懷投入工作,對各類新聞報導與評論相當努力,一度開闢「政壇講古」等專欄,並架設資訊網頁,趕上潮流。但編採人員對報紙市場行銷、招攬廣告等業務陌生,報紙發行部門又欠缺積極工作精神,也就難於支撐下去。

「宜蘭日報」所以在創刊不及三個月就收攤,有關人員說主要原因是最早倡議創辦「宜蘭日報」的周忠義對合夥人歐炳燈一直未能整理報紙營運明細帳目,頗不諒解,歐炳燈則積極另洽他人接辦,橋路分道,宜蘭日報也就「夭折」了。(原刊2004年2月20日宜蘭在地報,2007年5月修改)

後記:

「宜蘭日報」網羅台北大報記者退休人員、與新聞科系教育出身的新秀辦報,創刊後不少人寄予厚望。但編採與發行部門權責混淆,且報紙投資人各有盤算,匆匆創辦、草草停刊,編採人員辛苦為投資人效命三個月,徒勞無功。可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