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蘭陽之二十一 蘭陽溪南區的葛瑪蘭日報

民國八十四(1995)年十月五日,社址設於羅東鎮中正路,號稱發行已經三年的「葛瑪蘭日報」,舉辦正式開幕擴大服務慶祝酒會,並出版「葛瑪蘭日報正式開幕專刊」。包括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立法院長劉松藩、台灣省政府副主席林豐正、省民政廳長陳進興以及國民黨秘書長許水德等皆發賀電道賀,讓人不禁讚佩創辦人神通廣大。

專刊文章也宣示:「葛瑪蘭日報有志成為蘭陽地區第一大報」,表露出經營者的雄心壯志。

「葛瑪蘭日報」是由翁正杉、黃龍雄、林樹達等「宜蘭縣新聞界中青代」籌組創辦,其中林樹達曾任冬山鄉順安村村長。創辦人於民國八十一(1992)年十二月十六日提出申請,八十二年元月十九日取得行政院新聞局核發登記證後(登記證局版台省報字第十三號),於八十二年三月二日發行試刊號,最初不定期出刊。八十四年七月一日改為每六天發行一次,同年九月一日改版為日報逐日發行,發行份數由最初的三、五千份一直縮減,至民國八十六年以後,發行業務幾乎「停擺」,目前已不再「公開發行」。

「葛瑪蘭日報」在八十二年三月二日的試刊號發行人為林樹達,創辦人翁正杉,社址設於羅東鎮。至八十四年十月五日發行「正式開幕專刊」,由黃龍雄出任社長,林樹達仍為發行人,翁正杉任採訪組長,總編輯張德明,發行區域以羅東、冬山、五結、大同等溪南地區為主,未普及溪北地區。

宜蘭縣自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十日設縣以來,早年除發行未達一年的「台光報」,及以「地方通訊」方式長時間按日發行的「中華新聞」曾被視為「地方報」外,一直沒有像花蓮「更生日報」一樣的「地方新聞報紙」。自「中華新聞」於七十七年十月一日停刊之後,隨著報禁的開放,有志辦「地方報」的人不少,民國八十年代初期,翁正杉、黃龍雄、林樹達等媒體工作者決定以「在地人辦在地報」的信念創辦「葛瑪蘭日報」,以「自己來」的雄心要為「地方報」紮根,要「承續先民開拓蘭陽不畏艱難精神」,以區域為指標開創小眾媒體志業。

「葛瑪蘭日報」創刊後,除有幾位外地報地方記者奧援外,也獲得地方藝文工作者的支持,試刊號就刊登白長川老師提供的「為冬山河噶瑪蘭人田野尋根」,當時擔任羅東國小校長的藍祥雲也撰文並提出不少建言。報紙版面有「蘭陽縱橫」、「地方議題」「南北傳真」及「全版廣告」四版,各版另規劃各類專欄服務讀者,其中「蘭陽縱橫」版可視為副刊,規劃有「杏壇漫步」「婦女天地」「企業寶典」等專欄,文稿質量不弱。

民國八十三年底,社長黃龍雄將不動產抵押貸款,充實電腦、印刷設備,壯大報社經營規模,改變贈閱、郵寄和沿街發送方式,自八十四年九月一日起「天天出報」,委由各地辦事處和經銷商依訂戶數目在每日凌晨送達訂戶家中。「葛瑪蘭日報」自民國八十四年九月一日開始雖然持續發行,日漸成長,但也逃不過「財源困窘與人才短絀」的惡運,由於廣告和發行網路的臍帶無法暢通,至民國八十六年以後已是「名存實亡」。創辦人之一的翁正杉曾稱社長黃龍雄為「葛瑪蘭日報」已賣掉一棟八百萬元的房屋。

「葛瑪蘭日報」八十四年十月五日出版的「正式開幕專刊」,紀錄創刊經緯與各方期許,是值得收藏的「地方新聞史料」。專刊有一篇文章寫出宜蘭人辦地方報的無奈,作者鄭宜興指出:「宜蘭地區有志於『在地人辦在地報』的人很多,但容易因為籌備匆促又無正常制度因應,而使廣告發行無以為繼,最後只得選擇停刊一途」。在「葛瑪蘭日報」之後,蘭陽平原又出現每日發行的「宜蘭日報」、「宜蘭時報」、「蘭陽新報」、「宜蘭在地報」等「地方報」,也是「無正常制度」等原因停刊。(原刊2004年1月9日宜蘭在地報,2007年5月修改)

附錄

張雲祥的「杏壇漫步」 作者藍祥雲

司馬牛先生談「葛瑪蘭日報」紀事,有一行文字再度引起我做「補充說明」。他說:「當時擔任羅東國小校長的藍祥雲也撰文並提出不少建言」。(詳見元月九日出版的宜蘭在地報)。

其實,我未曾用「藍祥雲」真名在「葛瑪蘭日報」發表文章,一方面我是現職小學校長,寫作內容涉及教育時較不會被認同,一方面我是想超越職業圈去談事,或會較客觀立場去評介「事」。這些,都已成為過去,不再追述。

是的,在「葛瑪蘭日報」的「蘭陽縱橫」版,有個「杏壇漫步」專欄,是由在下撰稿。每週一篇,累計發表了四十三篇(自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一日起至八十五年四月卅日止),後來也印成專輯,書名叫「家長。教師。溝通」,作者:張雲祥(刊載於葛瑪蘭日報)。

專輯既然未出版,怎麼不恢復作者真名?誠如我在書前「剪輯者的話」,從一位小學校長剪輯行外人的說法,來和同事共勉,這才是真正推出這個專欄的用意。那四十三篇文章就是「家長和教師」的「溝通」,最佳的「結果」。至於作者不姓「藍」換姓「張」,其實也沒什麼,換個從「母」姓有何不可。

時隔八年了,翻讀當時的寫作:從學校「開學了,但別太緊張!」拉開序幕,談編班、選教師、是教師真的缺乏愛心?也談及當時很熱門的「教育改革」:允許我在此摘錄刊於民國八十四年八月廿五日的「誰該主掌教育改革?」一文:

【....李遠哲先生太辛苦了,他「兼」教改會召集人,在他個人來說或許是一種「犧牲、奉獻」,但教改會的功能實質又如何?難道委屈他能「專職」擔任教育部長?(那一定比去改革郭為藩部長的教育政策會更快!)否則,以他中央研究院院長身份「兼」教改會召集人,只是一種「犧牲」而已。

其次,教改聯盟提到「台灣的教育已經千瘡百孔....」(筆者按:是否還要負目前社會亂象之責?),就憑以訢求「小班小校」就能拯救教育?....再說:「教育現代化」誰都不會反對。這不是民間或教改會的「創」。事實上我國教育部(廳)那項政策是違背教育現代化?不能昧心薄古厚今。

最後,在這兒借題發揮:「這四十年來的台灣教育失敗了」?是失敗。否則怎會把教壇搞得烏煙瘴氣,很多「爭取」事件(又是「權」,又是「益」)層出不窮───連教育界諸人也順勢藉詞無奈而怠惰職務,被人輕視。

筆者想說,沒有失敗。否則怎會教育出眾多仁人君子,挺身出來「爭取」(說:不是為權、盤益,而是為「尊嚴」?)諸多教育改革事項。這些仁人君子不就是四十年來台灣教育的成果?說實話:預祝教育改革勝利!】

舊作新刊,淹不了教育工作者內心的痛,期待教育改革勝利。再說,當時,我能用真名發表這樣的心聲嗎?(原刊宜蘭在地報2004年2月6日)

後記:

整理宜蘭地區發行的報紙期刊資料,發現早逝的文字工作者-張德明,從宜蘭一週、南大簡訊、新蘭陽月刊、宜蘭人時報、自立時報、葛瑪蘭日報到文建會的文化通訊等編輯採訪報導,他都參與了。

以他的經歷,他最適宜來撰寫地方新聞期刊史。

但,他早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