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收藏的雜誌堆置在書房裡,已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清理了,這兩天,隨意摸出幾本讓它們「透透氣」。很巧,有幾本都是二、三十年前反共時代出版的刊物,也是「很中國」的。分別是《反共世紀》、《自由青年》、《中國》、《人權論壇》、《新知識》和《二十一世紀》。翻閱雜誌,當年胸懷壯志、揮舞鮮明反共旗幟的平凡百姓和書生所發出的高亢、洪亮反共愛國的論述疾呼,彷彿又在耳邊響起…..。

因為有收藏雜誌的嗜好,「意外」保存了「各界人士」在反共時代的書寫記錄,言論或許不盡忠實客觀,至少可認識當時的社會風貌,也有機會辨識當年讀書人的風骨與學術文化成果。

我一直隨意隨性購買雜誌翻閱,許多雜誌陪同我走過不同的年代。購買的雜誌,以人文思想、文藝創作與政論時評類最多,有紙箱裝著堆置在角落的,有綑綁放在書架頂端的,也有隨意塞進從超市買回來的整理箱的。我對雜誌沒有蒐集求全的雄心,也沒有研究著述功力,只有隔一段時間稍作清理,扒出來回味與溫故。

我收藏的反共愛國刊物當然不只這幾本,這回就先「秀」這六本吧。

手中的《自由青年》月刊,是民國六十九年(1980)五月一日出版的創刊三十週年紀念特大號(第六十三卷,第五期,總號609期),封面以橫列方式將旬刊、半月刊至月刊三階段之沿革編排攝影刊出,圖示創辦發展的歷程。

《自由青年》據說是當年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主管青年工作的總幹事李煥,採納學生代表在青年節慶祝大會的建議報准創辦。於1950年五月一日創刊,初期只有四開一張,每十日發行一期,後改為半月刊,發行至第1卷16期後改為月刊。版本也由32開、24開到16開,至1991年6月出版第八十五卷,第六期,總號742期止,連續發行沒有中斷,1991年8月起與《黃河》雜誌合併成《當代青年》。

《自由青年》是在當年反共的氛圍下,官方所辦的一本以中學和社會青年為主要對象的雜誌。創刊的目的在於掃除共產主義思想、開發青年的知識領域,讓青年發現自己,以增強反共的力量,內容注重時事評論、青年修養和寫作的培養,包括張豫生、王人傑、連戰、施啟揚、雷飛龍、吳思衍……等曾主持這本雜誌的發行與編務工作。在創刊三十週年紀念特大號中,除了紀念專題,還有「校園歌曲與民歌的探討」座談會記錄….…。

就在前兩天,偶然看到一家電視台播出回顧民國六十年代的「台大哲學系事件」,而我正好也翻到刊登「臺大問題專文」的《新知識》月刊,得以對照電視台和雜誌的報導,從中略為瞭解「事件」始末。

《新知識(原名真知識)》發行人陳征遠,社長滕川,社務委員有王大任、任培道等十位,一時還找不到這本雜誌創刊發行資料。目前找出來的,是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一日與九月一日出版的第八十四、八十五兩期,連續刊出「臺大問題專文」,由刊登的「見臺大哲學系被赤色把持有感」、「清理臺大思想的途徑」、「孫智燊博士為何離開臺大」、「閻振興應為三民主義教育而盡瘁」等專題文章,可看出《新知識》在「台大哲學系事件」中的鮮明立場…….。

《反共世紀》和《人權論壇》雜誌,都是半月刊,發行人皆為劉干雲,《反共世紀》於民國五十七年四月創刊,《人權論壇》在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十日創刊,兩刊皆持反共愛國立場論述,但也未放棄文藝創作,《反共世紀》第一卷第一期刊載了郭良蕙的「竹屋裡」和官迷的「做官學」,《人權論壇》第一卷第一期刊載有繆東台的「自由的護照」與閒人的「偽中庸」。

《反共世紀》稱由一群關心國事的學人和青年知識份子創辦,在創刊詞曾強調「….它不是政府機關的公報,所以不刊載盲目響應的作品;但也絕不登載惡意抨擊的文字,因為不是反對黨的宣傳品….」,《人權論壇》則稱是一本「純民營的書生論政刊物」,創刊詞也提到『…….它不是政府機關的公報,所以不刊載盲目響應的作品;但也永不登載訴諸情緒的文字,因為那是為反對而反對的「憤世嫉邪」,過於秋氣,非國家社會之福….』

《二十一世紀》在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創刊,發行人王濟昌,發刊詞「錯此一時,便無春秋」表明了「救國自救、實話實說」的態度和決心,是為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中國的二十一世紀」這一雙重歷史目標而創辦的政論性刊物。為該刊寫稿人士有羊令野、趙公明、劉孚坤、葉洪生、楊本禮、蔡鐘雄…..等,有幾位在新聞界服務。該刊創刊後不久,高雄發生「暴力事件」,該刊於民國六十九年一月一日出版的第一卷第一期即以「高雄暴力事件」專輯譴責不遺餘力……

《二十一世紀》歡迎討論有關未來中國的建設性文章,和介紹能影響未來中國的當代世界思潮,而候立朝創辦的《中國》月刊則歡迎:「文章要有英雄的意志,世界的氣魄,颱風一樣的張力,最低氣壓一樣的壓力,為世界塑規模,為中國打基礎」,都是為中國設想。

《中國》月刊於民國六十年元月出版創新特大號,它的前身是《現代》,是一本以思想、政治、社會為主軸,對文化的中國與現實的中國深切關懷的刊物。在創新號中曾提到:『「現代」改名為「中國」月刊,是不得已的事,且亦為我們理想中的事。「不得已」是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理想中」是從現代到中國,中國即現代,現代即中國…..』

《中國》月刊封面揭示繼續為「走中國人的路,進中國人的城」的目標努力,創新號中刊出一系列開國六十年紀念專文,悵痛回顧中國六十年來的歷史。民國六十二年三月,《中國》月刊停刊。

時間過得真快,當年守衛反共愛國舞台的「雜誌人」,如今猶如倒了嗓的生旦,早年吟誦的「反共愛國」史詩難開口了。明年,也不知有那個期刊會刊出開國百年紀念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