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年前,我在收藏蘭陽之三十五「鄧偉的雜誌和書」這篇短文裡(http://www.wretch.cc/blog/ldj6/19308171)曾提到:『由於《國際半月》雜誌發行時間短,幾乎無人保存這份雜誌』,現在要修正這句話了。這兩天,在書房裡我竟然找到自己就收藏《國際半月》第一卷合訂本,品相還是九成新。

在「鄧偉的雜誌和書」第一段我曾這樣記述:『民國五十三(1964)年三月間,一本名為《國際半月》雜誌在宜蘭地區上市不久,發行人鄧偉立即遭《新宜蘭週刊》發行人洪雪心控告,洪雪心並在《新宜蘭週刊》撰文「請看鄧偉這個人」連載,半年後的九月八日凌晨,北部檢調單位人員到宜蘭市康樂街逮捕鄧偉…..』。

我當時以《新宜蘭週刊》的報導,斷定鄧偉被捕後,《國際半月》雜誌會停刊,認為它發行時間短,應該無人能保存這份雜誌,沒料到我自己就收藏了。在雜誌合訂本裡,還夾有一張民國六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開立的收據,雜誌社社址是宜蘭市神農路,顯示《國際半月》發行人鄧偉於民國六十六年還在宜蘭市,而這一年我已來到宜蘭工作了。這份雜誌合訂本在我的書房塵封三十二年後重現,可讓我喜出望外……

《國際半月》是於民國五十三(1964)年三月十六日出版,是一本以「分析研究國際時事」為發行宗旨的雜誌,發行初期社址設在宜蘭市光復路,發行人鄧偉稱這本雜誌發行全省各地。第一卷合訂本於民國五十三年八月十日發行,收第一卷第一期至第七期。第七期發行日期是民國五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國際半月》創刊後,即遭當時宜蘭地區的另一本雜誌《新宜蘭週刊》(1953年7月1日創刊)抨擊『違反發行宗旨,偏重報導「縣政治和社會問題」,且「捏造事實」,捕風捉影…』,而「國際半月」雜誌也「反擊」《新宜蘭週刊》。翻閱這兩本早年在宜蘭發行的地方刊物,可以看到兩位雜誌發行人「交惡」,在各自發行的刊物裡激烈「指控」對方。如今兩位當事人都已病逝,當年的「恩怨」,也早已在歷史洪流裡湮沒消散….。

依據《新宜蘭週刊》當年報導資料,鄧偉是廣西桂林人,最早在宜蘭縣警察局擔任工友,50年代前後,就在宜蘭發行的《民主週刊》、《自由鐘》、《蘭陽農漁》和《新宜蘭週刊》等雜誌社工作,其中在《新宜蘭週刊》工作四年。

鄧偉原先和《新宜蘭週刊》發行人洪雪心關係不錯,1962年十一月遭洪雪心辭退後「交惡」….。兩年前,我的『收藏蘭陽之三十五「鄧偉的雜誌和書」』貼上網後,曾有鄧偉的親屬回應說:鄧偉「出生桂林世家,姐姐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他則畢業於嶺東師範學院。早年投筆從戎,曾參加徐州會戰,大戰後整個部隊所剩無幾,而他是被傳教士所救。之後隨部隊被整編,因為當時軍官缺乏,所以官拜中校並不為過…….」。

《國際半月》創刊號刊登兩篇社論,第一篇社論以「請認識我們」為題,說明雜誌發行旨趣,但在一千五百字的文章裡,一千餘字是「揭發」早年一位洪姓「南下工作團團員」與情治人員「結黨營私」,要讀者認識《國際半月》雜誌的僅有:

「….發行人無時不在對國家盡忠,事實求是,有很好的忍讓恕道及識大體。本刊是發行人獨資經營,財力菲薄當可想見。我們的風格自然受發行人感染無疑」。

「本刊發行旨趣,是分析研究國際時事,其它次之」。

「宜蘭地處偏僻而設立縣治於迄,沒有人在這裡辦一種刊物發行於全省……我們任仍然決定在宜蘭發行各地,試驗各地人的眼睛勢利的程度究竟有多麼深淺之外,同時我們也試驗那些人是真正的愛護文化培植文化,所以我們找些廣告」。….

《國際半月》合訂本一至七期每期出版16頁,刊登的文章中,每期除了幾篇「國際時事」的評論報導外,大部分是「地方通訊」,可讀到鄧偉接連對警總當年查禁他出版「門外漢」一書的「抨擊」,也連續對曾因案入獄的宜蘭縣第五屆縣長陳進東當年候選資格的質疑,當然更沒「放過」《新宜蘭週刊》發行人洪雪心了……

在民國四十、五十年代,宜蘭地區先後發行有《民主》、《社會論壇》、《自由鐘》、《蘭陽農漁》、《新宜蘭》、《國際半月》、《正道》等「時事、地方報導與評論」類雜誌,除《新宜蘭》、《正道》雜誌尚可見到收藏,知道並見過《國際半月》、《自由鐘》等雜誌的就極少了。我很高興在書房裡找到《國際半月》第一卷合訂本,它有不少篇幅記述評論了第五屆全省縣市長選舉期間郭雨新和陳進東等宜蘭知名人士,不論執筆者的立場觀點,它至少保存了若干在「官史」「正傳」裡很難閱讀到的記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dj6ldj6 的頭像
    ldj6ldj6

    ldj6ldj6的部落格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