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2785  


這兩天,在家裡的書堆中,找到了幾本描述滇緬邊境游擊健兒英勇克敵的「戰爭文學」書。收藏的幾本書中,《滇緬游擊邊區行》一書,出版至今已近六十年了,獲于衡老師(已故)親筆簽名贈送,倍加珍貴。

1961年滇緬國軍部隊第二次撤退回台灣時,我才知道邊區游擊隊的故事。1953年游擊隊第一次撤退時,我還是幼童,毫無印象。1964年,我還在緬甸仰光華僑學校就讀中學時,滇緬邊區孤軍奮鬥的故事在班上流傳。當年,不少同學曾將投奔滇緬邊界加入游擊隊列為畢業後的出路選項。

今天找到了于衡老師的《滇緬游擊邊區行》,那個有點熟悉卻又陌生的滇緬邊界地區,就像久違老友突然到訪,帶來敘舊的情懷。

滇緬游擊區的故事開始於1949年冬天,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在中共兵臨城下之際,選擇了開門迎接,李彌將軍則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率部隊退守滇緬邊區,在四年的時間內建成了基地進行反共游擊活動,在反共鬥爭史中寫下輝煌的一頁。

 

于衡老師是我就讀政大新聞系時的新聞採訪寫作課程老師,是滇緬邊區有反共游擊隊以來第一個進入游擊區採訪的記者。民國四十二年(1953)秋天,在曼谷舉行中美泰緬四國會議,商討撤退滇緬邊區的游擊隊問題時,于老師利用機會衝進了滇緬游擊區實地採訪,配合實景照片報導了游擊健兒血汗事跡的真情實況。自民國四十二年(1953)十一月八日起在香港時報連續報導後出書,但《滇緬游擊邊區行》卻不是第一本出版書寫滇緬邊區游擊隊的書。

記得在緬甸仰光老家,我還有一本《緬邊三年苦戰錄》,1954年亞洲出版社印行,作者吳林衛著,也是1949年李彌將軍等將領率部撤退至滇緬邊區之戰爭實錄,257頁,附照片與地圖。于衡老師的《滇緬游擊邊區行》是1955年三月十五日出版的,207頁,三十多篇文章附有42張照片和地圖,一個月後的四月三十日就再版了。

 

我在1964年日記裡曾記述閱讀《緬邊三年苦戰錄》,書中記述內容早已忘了。今天看于衡老師在《滇緬游擊邊區行》序言中曾提到,有一位香港的朋友寫信告訴他:「…最近亞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緬邊三年苦戰錄》,曾經引用了你許多文章,但並沒有說明是摘自香港時報……」,于老師不介意,歡迎引用他的文章。


于老師說:「游擊隊的事蹟,被湮沒得太久了,只要多有幾本書記載游擊隊的事物,讓世人多知道一點游擊隊們,為爭取自由所表現的艱苦奮鬥棈神,總是好的」。于老師是第一個進入山區採訪,也是陪伴第一批撤退的游擊健兒回到台灣的記者,他在瘴氣濃濁的山區停留一個月,回到台灣就病倒了。

 

于老師於2005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八十五歲。除了早年的《滇緬游擊邊區行》報導賺人熱淚,晚年他在醫院採訪遭軟禁數十年的張學良的獨家報導,更加轟動,當年我在報社工作,希望能學習于老師「鍥而不捨、冒險犯難」記錄傳述的工作精神,沒法子。

1961年,柏楊化名「鄧克保」出版《異域》一書,讓滇緬邊區的游擊健兒獲得更多關注,不少人閱讀《異域》後「內心受到很大衝擊」。柏楊後來更以《金三角邊區 荒城》一書發揮影響力,1982年初,港台華人地區有了「送炭到泰北」活動,協助邊區住民改善生活…….

 

我書房書架裡收藏有關書寫滇緬游擊區故事的書:

 

《滇緬游擊邊區行》:香港時報記者于衡著,中國文化企業公司民國四十四年(1955)三月十五日初版,民國四十四年(1955)四月三十日再版,207頁,定價新台幣十元。

《異域》:鄧克保著,平原出版社民國五十年(1961)八月初版,民國五十七年(1968)四月九版,148頁,定價新台幣10元。

《異域烽火》:卓元相著,廣城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1976)二月二十八日初版,236頁,定價新台幣40元。

《異域烽火續集》:卓元相著,廣城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1976)八月二十五日初版,214頁,定價新台幣40元。

《重返異域》:柏楊策畫、汪詠黛執筆,時報出版社2007年2月16日出版,229頁,新台幣250元,金玉堂打九折225元。

《金三角 邊區 荒城》:柏楊著,時報文化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出版,220頁,定價新台幣100元。


《異域.孤軍.金三角》:凱撤琳.拉穆著,思思譯,廣城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四月三十日出版,211頁,定價新台幣100元。


《萬里雙鴻記》:趙鴻德著,傳真叢書,民國四十八年五月初版,四十九年五月再版,六十五年七月三版,272頁,新台幣45元。

 

《孤軍浪濤裡的細沙》:楊淑芬著,博客思出版社2013年9月初版。

 

今,上世紀在滇緬邊區爭生存的國軍將士們多已凋零了,異域的故事換了新的一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