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歲月之一

姜貴的《無違集》

家裡書櫃、書架堆放的書,有不少是三、四十年前購買的,放進書櫃的都是前後兩行排列,因為平時疏於整理,排列在後頭的書,多年來就一直「悶在裡頭」了。這兩天,在書房書櫃裡翻出已故作家姜貴的《無違集》,以及好久沒觸摸的「舊書」,讓我有久別重逢的激動,更為個人虛度藏書歲月感慯起來…….

我是為尋找姜貴的成名著作《旋風》翻找書櫃的,沒有想到蹦出來《無違集》,讓我驚喜,更驚訝因而得知姜貴先生和徐訏先生兩人生死年份相同,都是出生於1908年,於1980年逝世,算足歲的話,今年(2008)是兩人百歲冥誕。

姜貴和徐訏兩人同年出生,同年逝世,姜貴寫有22部作品,徐訏生前則出版65部作品集(應鳳凰統計),姜貴的《旋風》和徐訏的《風蕭蕭》都獲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旋風》還入選小說類台灣文學經典三十本書。不同的是徐訏病逝後港台兩地曾出版紀念專集,大陸也開始關注20世紀中國文學史格局中徐訏的地位問題,對徐訏作品文學史意義重新確認,相較之下,姜貴似乎寂寞多了。

在我的閱讀歲月裡,因為年少在緬甸仰光就已接觸過徐訏的書,對徐訏就比姜貴「熟悉」了,我回台灣後因為《旋風》這本書才知道姜貴,記憶裡我曾購讀《旋風》,近日想找出來再翻閱,却一時找不着,反而找到《無違集》。

《無違集》是一本姜貴記述家世和生活經歷的自傳體雜文集,由幼獅文藝社於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三十日出版,322頁,初版至今已三十四年。姜貴有不少著作在書店裡多已找不到了,我收藏的這本精裝《無違集》,為幼獅期刊叢書207號,主編瘂弦,封面設計楊國台,可能也已絕版!

《無違集》收輯有姜貴記述他伯父王鳴韶參加革命殉國於辛亥臘月諸城之役始末約七萬字的《風暴瑯瑯》(王鳴韶死時僅二十五歲,無子女,姜貴被王妻選立為嗣子),以及敘述在大陸與台灣的生活與寫作經歷,包括有我怎樣寫《旋風》、自傳、看雲樓記、傷逝與感舊等十七篇文章,另附錄胡適之先生給陳之藩先生的信、夏志清先生論姜貴的《旋風》、《重陽》、惠天先生的「姜貴的小說」、羅體模的「論姜貴小說的主題」、劉昌祜先生的「碧海青天夜夜心」讀後以及柳映隄女士的「生活在風雨中的人」七篇與多幅照片。

本名王林渡的姜貴先生,在《無違集》裡有一篇應外籍友人邀請而寫的自傳,這篇於1969年六月九日完成的「自傳」,姜貴強調,寫自傳「就要寫得真實,自傳而不真實,不如不寫」….。自傳第一行就是:「我於1908年十一月三日出生於山東省諸城縣城北的相州鎮,父親是漢醫,兼為藥商…..」。

依據姜貴自傳所述,姜貴於1928年冬天在上海認識大他兩歲的護士嚴雪梅,第二年五月結婚,當時21歲,1940年兩人結婚十二年才生下第一個男孩,1948年冬天自大陸來台灣後住在台南17年,1953年他太太因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臥床至1961年7月病逝,留下三個男孩,1965年姜貴由台南遷居台北,1980年12月17日腦溢血病逝。

姜貴在192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迷網》,1935年他在徐州工作,寫了另一部長篇「突圍」,來台灣後著手書寫《旋風》、《重陽》等書。在「自傳」中姜貴提到,《旋風》於1951年9月開始執筆,1952年1月6日脫稿。這部稿子一直不能印成一部書,在幾近六年之後的1957年10月,始改題書名為《今檮杌傳》,自印五百冊分贈各方,又兩年後,經吳魯芹先生之推薦,獲美國新聞處協助,恢復原名《旋風》,於1959年六月正式出版問世,再經胡適、夏志清先生的推薦,獲評為「現代中國小說中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姜貴也將各界對《旋風》的評論文章輯印成書,題名《懷袖書》。

許多文人離不開煙酒,在《無違集》中有一篇短文:「兩戒」(p178~181),姜貴談他戒煙戒酒經過,讀來頗有趣味。他的煙癮不小,小學時就嘗試過吸煙,之後「吸得很迷,五十支聽頭香煙,靠得住兩天一聽…」,他的太太不希望他吸煙,1938年9月17日他接獲信函得知太太冒險從重慶要來南寧探望他,為了報答太太,「立即把正在吸着的半根香煙就原來地位仍舊塞回聽子裡去,把這四十九根半香煙予以水葬….」。「兩戒」脫稿於民國五十一年十月,文中提到戒煙成功,「二十四年之後,早已苦盡甘來,要我破戒,我是不肯了」。至於戒酒,在「兩戒」一文中,姜貴一戒再戒,還是開戒,對於喝酒,他寫道:「…生活應當有一點情趣,祇要有相當節制,這不能算是毛病。假如每個人都變成老僧入定,四大皆空,這個社會就更不像話了….」

不過「兩戒」一文最後有兩行附記提到:「這一次戒酒又不成功,不知怎麼又破了戒。要到五十四年九月十七日,戒煙滿二十七年之日,想想自己不可能再有二十七年,這才又下決心戒酒,而且真戒成了。」附記日期為中華民國六十一年十二月。

上個世紀百年間,有近五十年是中國社會動變最劇的年代,姜貴幾乎自始就親歷其境。他曾有一個寫作計畫,想以兩年的時間用三部小說把這動變原原本本地烘托出來,1967年夏天,夏志清先生曾經將他的計畫推薦給美國某一個基金會申請兩年的補助,但沒有結果。1968年,姜貴修改計畫,以辛亥、北伐、抗戰三大事件,分別寫為三部小說,以表現這一時代動變之跡,並將計畫報國民黨中央一位與文藝工作有關的負責人,但也沒有下文,最後只有放棄計畫。不過他的一些小說多以辛亥、北伐和抗戰時代為背景。

當年姜貴是「很中國」的,他主張:「中國人寫小說應該用中國文字的句法和章法,寫中國人的感受…」。強調「文學與藝術,民族與民族之間,儘管互相影響,但仍各有其獨特風味,中國小說應有中國風味。」

可以說,《無違集》從我的書櫃裡「重見天日」,讓我複習姜貴生平資料,增強了我對姜貴與徐訏同年出生、同年逝世的深刻記憶,當年姜貴的《旋風》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改名《今檮杌傳》自費出版後引起注意,恢復《旋風》原名「揚眉吐氣」,已絕版的《今檮杌傳》如今是藏書家搶着要珍藏,人的際遇還真難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