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北縣中和華新街與弟妹回味僑鄉餐點,有「緬甸街」之稱的華新街,已換裝豎起「南洋觀光美食街」市招。那天,大妹指着「南洋」二字告訴我,阿爸在世時常提到一句話:「我十八歲自福建來南洋,妳大哥十八歲從南洋回台灣,父子都是十八歲離家後就沒再和家人見面…..」。


父親早年停留南洋,沒有再回去福建祖,在緬甸未開放觀光前,我也有二十六年的時間回不了。在能夠回緬甸那年的農曆正月,父親病逝,十月我踏上仰光機場後,直奔距仰光市九哩的華人墳場跪拜父親墓碑(這座墳場後來遷移了)。那年,我已為父親辦妥來台灣探親手續,卻重病未能成行。母親告訴我,父親也曾申請回福建,但他想先來台灣看我,再回去福建,病了兩邊都去不成。


那天大妹的話讓我突然想起,自己也是「南洋」的子弟,和在台灣各地推着輪椅的外籍看護等勞工,同樣是「南洋」過來的。但我對於「南洋」的記憶,已經模糊了。


曾閱讀香港專欄作家陳雲在2002年年底寫的一篇文章,第一段就寫道:「這個年頭的人,已不知中文有南洋之名」,他說,「南洋」已是消逝的名詞,「南洋」一詞已變成「東南亞」(陳雲《新不如舊》p7~12)。現在已是2010年了,台灣除了「南洋美食」討食客喜愛,埋入詞語廢墟的「南洋」,又有多少人清楚?


  十八歲那年回到台灣,福建話讓我在台灣通行無阻,但也有一些話語讓本地人聽迷糊了。我說「躲籠」,人家聽不懂,這是在緬甸時請求人家幫忙的口頭語,其它如警察局稱「媽打寮」、警察稱「媽打」、醫師稱「囉君」、郊外村落稱「山笆」,還有「亞答葉屋」….等,我後來才知道,這些話不少是「馬來語」,一般人提起南洋,指的也就是馬來群島……


幼年在緬甸常吃的榴槤、山竹、紅毛丹等南洋水果,有的也是從馬來西亞進口的。有人曾說,緬甸華人一些文化風俗習慣是檳榔嶼華人移植過來的。每年 農曆九月初一 至 九月初九 ,仰光有盛大的九皇爺誕辰祭典,有一年,我到馬來西亞檳城旅遊,剛好遇上九皇爺祭典,我興奮的向同伴說,仰光也有這項祭典呢,走在檳城老街,我好像回到了仰光老家…..


我曾懷疑緬甸是否也屬「南洋」,歷史上有名的三保太監鄭和多次下西洋,途經南洋許多地方,卻沒有一次到過緬甸。不過,翻閱《辭海》,稱「南洋」泛指馬來群島各地,馬來群島指亞洲以南以及東南的群島,通常稱「南洋群島」;也有稱「南洋」是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和南洋群島等地區。《辭海》稱中南半島在亞洲的東南,又稱「印度支那半島」,印度支那在亞洲東南,為孟加拉灣和中國海之間的大半島,包括越南、泰國、高棉、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如今是「東南亞」已取代「南洋」之名了。


  在我的書房裡,收藏有兩本我小學讀過的課本,是四年前回緬甸時帶回來的,是教育部審定、民國四十二年三月初版南洋華僑學校小學課本。一本是南洋華僑初級小學「常識」第七冊,一本是南洋華僑高級小學「歷史」第三冊,這兩天我找出來翻閱,課目就有「南洋的由來和華僑的移植」、「中國和南洋的關係」、「南洋的民族」、「南洋的宗教」、「南洋的香料植物」….讓我有機會再溫習「南洋」歷史。但,我對父親和母親的過往卻所知甚少


對於父親,我只有十八歲以前的印象。依稀記得,聽父親說過他是循海路經檳榔嶼等地來到緬甸,母親曾在新加坡住過,而兩人如何結識並定居於緬甸,在不懂事的年少歲月裡,未曾關心,十八歲離家後分隔緬甸、台灣兩地,也疏忽追問。緬甸開放觀光後,我多次回去與母親相聚,識字有限的母親今年八十歲了,不願意談往事。我竟然在那天才聽到大妹說,外婆不能生育,母親是養女,不知道生父母是誰……


如今我想記錄家族史,真不知如何下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