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鏡子,我竟入鏡,成為影中人...}


回到仰光的那天晚上,在老家樓梯口我藉着手機微光跨出步伐,在持着手電筒趕下樓迎接的侄子帶領下,慢慢登上三樓。在仰光市,停電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尤其不下雨的季節。我突然為母親常摸黑上下樓擔憂起來,侄子說,這裡大家都習慣了!

由住家三樓陽台往下看,幾輛過路車輛車燈打起的亮光穿過漆黑的街道,依稀見着往來人影,也看到幾戶人家使用發電機發電,轟隆隆的聲響使停電的仰光城不會寂靜無聲。酷熱的夜晚的空氣裡飄着柴油味,母親悄悄幫我搖扇:「你不習慣吧…..」。

這次回緬甸探親,和往年獨自往還不一樣,是參加旅遊團回來的。最近從緬甸回到台灣的朋友早就告知,仰光現在已經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停電十六小時」,想要待在家裡,要有不怕悶熱的勇氣。我已有一千多個日子沒有回到緬甸了,三年前,已在仰光嚐過隨時跳電、停電的滋味。記得那時感覺僅是供電極不穩定,一天停電三、四小時罷了。三年後,卻聼到了更糟糕的訊息。

那天晚上,好不容易盼到電來了,四弟卻說,別高興,很快又會停電的,沒有五分鐘的時間,室內外又一片漆黑。夜深返回旅館途中,街道兩旁不少住家、商家與攤販自備照明,街頭紅綠燈失靈,往來車輛各自爭逐空隙脫困,街上人潮與車爭道,人群裡不時有嬉笑聲,小吃攤坐滿食客….。送我到旅館的三弟說,緬甸人民已習慣「停電」生活,治安還算良好,很少聽到有乘黑打劫,摸黑犯罪的案件發生。

仰光已有些改變,它不再是首都。市區內原由軍政府各單位使用的歐式中古建築或老舊建築,因政府人員遷往「內比都」首都,空置至今,成為「蚊子館」。街頭乞討的老弱婦孺穿梭於人群中,座落唐人區的老家也經政府規劃由原來的三樓建築改建成七樓公寓,家人仍住在三樓,關係民生的電力供應問題則愈趨嚴重,停電時間「變本加厲」。

曾經聽說,「緬甸的電力發電量只能供三百多萬人使用,目前緬甸的人口已經接近六千萬」。也曾有報導說:「…..由於資金不足、雨水量大減以及用電量的增加,仰光市的斷電成為常態。緬甸全國所需電力約為1200萬千瓦,但目前所能提供的電力卻只有845萬千瓦,短期內緬甸的缺電問題似乎仍找不到解答….」。而當地報紙報導佳音:「….政府為解決電力緊缺問題,與中國、泰國等鄰國合作,積極引進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加速興建水電站和火電站….」。曾經是首都的仰光城居民,都要過着「一天二十四小時停電十六小時」的生活,其它城鎮可想而知。

因為電力供應極度不正常,家裡的電冰箱、電視、電腦等電器設備都是擺著好看的,沒有一件電器產品經得起供電失常的折磨。當地的導遊就說。她家現在沒有電視機和電冰箱,不是買不起,而是買了也無法正常使用….。

這次回緬甸探親,我與妻女參加旅行團,作為觀光外匯來源的觀光客享有「高規格」待遇。飯店裡終日提供冷氣享用,就寢前也有熱水洗滌身心,用膳的餐廳與搭乘參觀景點的客車也具備冷氣,旅行團團員除了在市區參觀看到許多家戶需自備發電機發電,對緬甸電力供應狀況方始瞭解。住在星級旅館裡,很難體會當地人們缺電生活的辛酸。

雖然一月還是緬甸的涼季,但抵達仰光當天,氣溫已是攝氏三十六度,導遊說,三月過後,高溫將會到攝氏四十幾度。在台灣,遇上三十六度高溫的氣候,沒有冷氣就難過了。住在緬甸的人們生活在時時停電的環境裡至少已有十年的時間,住民能長期忍受,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在台灣,稍有不順心的事,很多人便會開口罵人,但緬甸的住民單純、樂觀,極少埋怨,默默承受,只想自己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自己能夠走的路……。

人還是單純、樂觀得好吧。我在緬甸度過青少年的歲月,這次重回仰光,在家裡停留的時間好短,母親沒要求我留在家裡過夜。回台灣後,耳邊一直響起母親這句話:「你不習慣吧…..」。我知道,單純和樂觀是離我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