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蘭陽之三十三

童玩日報 再見?

2007年8月8日出版的「童玩日報」,刊登一則以「帕布」颱風名字做標題的新聞,標題是:颱風來襲,童玩「布」「帕」,新聞內容說明宜蘭國際童玩節會場工作人員已做了萬全準備,不怕「帕布」颱風來襲。

誰也沒有想到,宜蘭國際童玩節就在「帕布」侵襲聲中,由宜蘭縣長呂國華宣布明年停辦了。

童玩節要停辦,發行四年的「童玩日報」可能也得說再見。

「童玩日報」是在2004年7月3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揭幕時創辦的。今年進入第四年,原取名「童玩小子」日報,16開四版,2005年正式名「童玩日報」,2006年改名為「童玩週報」,將原有四個版面擴增為八個版面,今年又改以「童玩日報」之名,恢復每日發行四個版面,星期例假日發行約4600份,平日發行約3000份,另發行電子報。

2004年開始發行的「童玩日報」是由宜蘭縣文化局和仰山文教基金會合作創辦的,呂國華上任後,改由蘭陽文教基金會接手。每年四月間,主辦單位開始招募小記者,接受國小五年級至高中職三年級學生報名。經過書面審查及面試、筆試兩階段的甄選後,篩選合格者進入第三階段的培訓課程,邀請資深媒體工作者講解新聞採訪、寫作及攝影技巧,並安排記者會實習訪問地方首長、體會新聞採訪寫作截稿壓力….。

四年來,在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期間發行的「童玩日報」,已培訓了97位「小記者」,其中有多位學生因此選擇就讀大眾傳播學系。2005年5月「童玩日報」招募記者時,曾應徵2004年第一年「童玩小子」日報錄取的宜蘭高中三年級學生楊尊典、朱家安及人文國小六年級學生鄭兆恩三人曾現身發表經驗,楊尊典當年參加大學推薦甄選,順利考取淡江大學大傳系,他從小對新聞工作有興趣,童玩日報小記者的訓練及經驗,讓他更加確定自己的志向,而參加「童玩日報」,是推甄重要的書面資料之一。

「童玩日報」的記者在童玩節期間,能夠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發掘、報導童玩園區內每日內發生的重大訊息,深入體會一般遊客無法接觸的領域,與國外藝術團隊接觸,瞭解各國民情風俗、擴展視野及世界觀。就讀中正大學哲學系的朱家安曾擔任兩年的「童玩日報」記者,認為參加「童玩日報」能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溝通能力及責任感,他和多位小記者們相信,「童玩日報」帶給宜蘭的孩子們,不只是單純的採訪和新聞稿撰寫,它對於建立對宜蘭和童玩節的認同感有很大的幫助,是一個把「童玩節」慢慢地變成「我們的童玩節」的過程。

八開四版的「童玩日報」,除第四版固定是刊登童玩藝術節當日節目表外,其餘三版皆報導童玩活動訊息和介紹各外國表演團隊,這兩天更加強報導童玩節決定停辦後的反應。八月九日第三版更以「童玩節無可取代,舊愛還是最美」,由小記者陳宜凡、陳庭萱、林正哲報導遊客反應和園區內工作人員的心聲:「舊愛還是最美」,童玩節是每個人心目中最好的活動….。

2004年「童玩小子」日報創刊招考小小記者時,老師鼓勵應試者「在充滿電玩和漫畫卡通的暑假裡好歹畫上一道彩虹」,於是,許多小學生和中學生畫了彩虹,却沒有料到,「童玩日報」可能就像彩虹般美麗短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