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藏的「緬甸」中文藏書裡,有不少是中國大陸早期出版的。這兩天,找出三本文革時期出版的《緬甸史》──蘇聯學者弗。費。瓦西里耶夫的《緬甸史綱(1885-1947)》上下冊、英國人戈。埃。哈威的《緬甸史》上下冊,與緬甸歷史學家波巴信的 《緬甸史》,於1975、1973、1965年出版。稍為瀏覽「出版說明」,看到了那段時間的政論面貌 ,那個時期的敵我意識「氛圍」躍然紙上….。



對緬甸的關注和研究工作,中國大陸是積極也用心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中緬兩國一度交惡,但大陸對緬甸的資料蒐集和出版研究工作未曾中止。緬甸史籍包括碑銘經典,官方文書檔案和筆記野史,數量還算多,從緬甸文字史籍中譯出一本比較完整的緬甸史,大陸自始就堅持立場,資料「必須考證分析,仔細研究,才能供參考之用」,不允許不分析批判全部接受的。



我對緬甸年少生活的美好記憶,並未隨著在台灣長時間的居留淡忘,這幾年舊地重遊,讓我還有「落葉歸根」的期待。而經由蒐集研究緬甸的中文書刊,我對緬甸歷史、中國和緬甸關係的演變有進一步的瞭解。這三部《緬甸史》,在當年是供內部參考用的,多屬「內部讀物」,「出版說明」就留存意識型態及革命鬥爭的「霸氣」,在「改革開放」後,這樣的文字已少見了…..。



就溫習這三本《緬甸史》的「出版說明」吧:



《緬甸史綱(1885-1947)》:蘇聯的「緬甸學家」弗。費。瓦西里耶夫著,中山大學歷史系東南亞歷史研究室、外語系編譯組合譯,商務印書館1975年7月初版北京第1次印刷,上下冊847頁,書名頁有「輕工業局圖書專用章」。並註明:「本書是供內部參考用的,寫文章引用時務請核對原文,並在註明出處時用原著版本」。另附有一篇「出版說明」如下:



「本書作弗。費。瓦西里耶夫,是蘇聯的『緬甸學家』。多年來他一直在蘇聯科學院亞洲民族研究所工作。這部《緬甸史綱》是他的主要著作。這本書敘述了1885-1947年緬甸殖民地時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作者對英帝國主義在緬甸推行的殖民政策、對緬甸的民族解放鬥爭、對殖民地緬甸的社會經濟狀況和階級結構,提供了一些資料,可以作為我們了解緬甸近現代史的參考。

必須指出,由蘇聯科學院亞洲民族研究所批准的《緬甸史綱》一書的出版,是為蘇修叛徒集團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服務的。書中宣揚了大量的修正主義謬論,例如,作者在敘述緬甸的民族解放運時強調資產階級的作用,貶低和攻擊了緬甸共產黨和工農群眾的反帝、反封建鬥爭,大肆販賣大國沙文主義的黑貨,別有用心地誇大了蘇聯、印度對緬甸的影響。

本書作者從修正主義的立場出發,對西方資產階級學者發表的著述、資料,也是推崇備至。作者在書中引用的資料,屢有錯誤。凡已發現的,中譯本都已加註說明」。



《緬甸史》:英國戈。埃。哈威著,姚梓良譯,商務印書館1973年6月第2版,北京第3次印刷,上下冊623頁。內有「甘肅省革命委員會地質局圖書室藏書」印章。同樣註明「是供內部參考用的」,同樣附有「出版說明」:

「本書是英國人哈威(G.E.Harvey)寫的一部比較完整的緬甸通史。它對於緬甸從公元前二世紀起至1885年英國併吞緬甸止各個時期的歷史作了簡明的敘述,提供了不少資料。但作者是英國殖民主義者,其錯誤觀點和偏見是十分明顯的,望讀者批判地對待。「譯者序」對本書史料價值和基本觀點作了些說明和批判,有一定參考價值,此次重印,仍予保留」。



哈威的《緬甸史》譯者姚梓良有一篇譯者序,指出英國統治緬甸全境五十多年,設立了緬甸考古調查局,組織了緬甸學會,對於緬甸文物史料的發掘和搜集,下過一番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出版了許多書籍刊物,可供研究緬甸歷史文物者參考。哈威的《緬甸史》是這許多書籍刊物中的一種,也可以說是比較完整的一部緬甸通史。



哈威是緬甸學會的職員,畢業於倫敦大學和牛津大學,1912年到緬甸任幫辦達二十二年之久。由於他居留在緬甸的時間比較長,搜集的資料比較多,因此他的著作,在質量上就具備了一定的有利條件,各國學者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說明在緬甸史學研究中,是有一定的價值的。但在大陸那個年代出版,譯者還是要說:「我們既不應否認本書在學術研究上的資料價值,但如不分析批判,全部接受,那麼對我們反而是有害而無好處的」(p10)。



《緬甸史》:緬甸波巴信著,陳炎譯,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初版北京第1次印刷,204頁。內有「西北民族學院圖書室藏書」章,非內部參考讀物。

同樣是寫緬甸歷史,大陸譯者對緬甸歷史學家波巴信的著述就有不同的評價,這是因為:「….以前出版的緬甸歷史著作絕大部分是英國人寫的;而這位緬甸學者把近代現代歐洲殖民者如何侵入緬甸,以及緬甸人民如何為擺脫英國的殖民奴役和日本法西斯的統治,而進行的英勇不屈的鬥爭,一直到戰後緬甸人民又如何迫使英帝國主義放棄殖民統治,而終於獲得獨立,作了比較多的敘述。本書反映了緬甸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思想…..。」



這三部《緬甸史》,英國哈威是從公元前二世紀起至1885年英國併吞緬甸止各個時期的歷史作了簡明的敘述,蘇聯的弗。費。瓦西里耶夫敘述了1885-1947年緬甸殖民地時期的歷史發展過程,緬甸的波巴信強調了緬甸人民如何為擺脫英國的殖民奴役和日本法西斯的統治,而進行的英勇不屈的鬥爭,連貫閱讀應可「一氣呵成」。但大陸對這三部《緬甸史》的書寫內容,意見不少,讓讀者對譯著是否忠於原著存疑。

有趣的是,英國戈。埃。哈威在《緬甸史》的「作者導言」中有這麼一段文字,譯者照樣譯出:

「…史家無權可以刪改昔時記錄中之任何部分,不特為其技藝所未能,亦且為其良心所不許也」。作者引述自由主義人約翰摩萊(John Morely)的話:「不論動機如何,破壞真實即為破壞人類進化之生機…」。(p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