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書店買到趙景深編著的《中國文學小史》。八十四年前的1926年,這本書就在上海出版了,我買到的是台灣「碧山岩」出版社1980年九月的「修訂初版」,出版至今也有三十年的時間。在台灣早年「禁書年代」,曾於書攤買了不少盗版、翻印的《中國文學史》,開放簡體書大量進口後也沒鬆手,有很長的時間,不知為何竟扒不到這本書?

近日成為我書房裡「中國文學史」收藏「新客」的《中國文學小史》,碧山岩出版社說明是「根據最完整的版本詳加訂正,並在書後編入中國文學史書目及中西文學年表」的「修訂初版」,出版時間算來應該還是「查禁」勢力猶猛的年代,作者趙景深1985年病逝,當時仍「身陷」大陸,能有名有姓冠冕堂皇由「本社編輯部整理」出版,造福後學,真要說聲謝謝!此書原主人是輔仁中文系蔡姓女學生,書況保存良好。

趙景深的《中國文學小史》和我購藏的一些厚重、生硬的《中國文學史》明顯不同,他的文字生動活潑,行文清雋。當年清華大學曾將《中國文學小史》列為入學考試參考書,採用它的學校很多,發行量很大,1926年出版後十年間印了十九版。我購得的《中國文學小史》,有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十一日作者寫的十九版自序,也有寫於民國二十年八月七日的十版自序。趙景深在序言引述他人稱讚,這本書「用美麗的句調,把每個大文學家的生平,有詳有略的分述出來…」,有人讀後「覺得很有趣味,像一首長詩一樣……」。他在1936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史新編》自序也寫道,《中國文學小史》能銷售十餘版,「或許是為了文筆還輕鬆,不大有沉悶的地方吧……」。

嚴格說來,趙景深的《中國文學小史》,或許不能稱為「史」,他在十九版自序說這本書「對文學變遷的徑路及其政治經濟的背景說得太少…..只是寫一本中國文學的常識…是在說一個故事…」。學者胡雲翼曾指『趙著自有見解,行文雋美,但可惜只敘及文人方面的文學,而忽視最有價值的民間文學,即《詩經》亦在其摒棄之列…..(胡雲翼《中國文學史》自序)』,黃修己在《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也說趙景深的這本書「不以嚴密見長,其能不斷重版,除了古代部分寫得簡練概括之外,與其文字的較生動活潑也有關係…….作為最初對新文學創作的整理,似不必過於苛求」(p11)。

《中國文學小史》讓我想起,我早年購買的《中國文學史》,在「查禁」陰影下,不少書名和作者名字都遭變換,有的印刷也模糊,例如:中華書局印行的《中國文學發達史(民國六十三年八月臺六版)》,編者是「本局編輯部」,而這本書原名《中國文學發展史》,原作者劉大杰。

又如清流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發展史(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出版)》,署名作者「林文庚」,而這本書原名《中國文學史》,原作者林庚。

又如《新編中國文學史(全四冊)》,沒有出版年月,只印有文復書店試印本,執筆者「中國文學史研究委員會」,曾在網站見到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出版這套書,署以「中國文學史編輯小組編輯」,而我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簡體書《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第2069頁見到這筆資料:『《新編中國文學史》(四冊)許仁圖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3年版,1895頁』?

至於唯一書業中心印行的《中國俗文學史(民國六十四年九月出版)》,作者署名西諦,是不難找出原作者的。也因當年原作遭隱諱的奇形怪狀出版型態,激起我尋找原版收藏比對興趣,簡體書大量進口後,從古代、現代、當代文學史或小說、詩與散文等各類文學專史,更讓我一度購「上癮」。近年才稍冷卻《中國文學史》收藏慾念。

早年在學校我沒上過「中國文學史」課程,也沒有研究中國文學的壯志。只是自年少對閱讀小說、散文、詩歌等有濃厚興趣,搭上「文學」就無法脫身,沒完沒了。《中國文學史》書寫之主要內容,是論述歷代作家和作品,以及文學發展演進歷程。一書在手,除了吸收文學常識,也可檢驗文學史家史觀,更可享受「總纜全局,鳥瞰大勢」的快感…..購而藏閱,不亦樂乎。

《中國文學史》的出版,大陸是「高產」區,據說「每年要誕生十多部中國文學史」。2004年,在蘇州曾舉行「中國文學史百年研究1904~2004國際研討會」,當時有人統計已出版1600餘部中國文學史了(如今過了六年,加上各類專史和台灣出版,已超過二千餘部),堪稱舉世僅見。真想要一部一部收藏,所費不貲。而多數《中國文學史》中,屬於作者自編的講義或集體編寫的教材者為數不少,取材有限,大陸簡體版的《中國文學史》更有不少受極左思潮干擾,堅持政治標準,無法呈現客觀面貌。我想,沒有必要照單全收。

這些年蒐集《中國文學史》,有一本書我始終還忍着沒購買,是萬卷樓在1996年出版的黃文吉著《臺灣出版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一冊定價1000元七五折,售750元,如果網購加80元運費,就要830元了,曾多次放入購物車後刪除。或許,我在等待搭便車到台北萬卷樓購買,省80元運費,或者到二手書店碰碰運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