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書話 異鄉買「小說」

那天,在緬甸仰光華人區一處街道轉角,遠遠看到有人擺放着一堆陳舊雜誌書刊,我心跳加速,腳步加快地跑到破損不堪的書堆前蹲下去。

說它是書堆,不過是二、三十本罷了。在英文、緬文、華文雜拌的舊書堆裡,華文舊書以破損的中小學教科書居多。但就在幾冊教科書中,我扒到了一本1950年6月上海出版的「小說」月刊,趕緊討價還價,以緬幣三百元(折合約新台幣八元)購得。

1965年,緬甸全面關閉華文學校、報館、禁止華文書報發行,原有的幾家華文書店也陸續收攤,華文書刊消失了。2000年之後,我回老家探親,幾乎每天在華人區街頭角落找尋售賣英緬文舊書刊的臨時攤位。這些攤位,偶而會夾拌幾冊華文舊書刊,只要我回到仰光,都要找攤位尋寶……

我買得的「小說」雜誌,是上海小說月刊社在1950年6月1日出版的第四卷第二期,當時中共建國還不到一年,出版的書報還是繁體直排。我找到這本「小說」時,起初還以為是1920年代出版的「小說月報」或同名的「小說」月刊,最後才知道是1948年7月創刊到1952年1月停刊的「小說」。

「小說」雜誌的編輯委員有茅盾、巴人、張天翼、聶紺弩、葛琴、孟超、蔣牧良、周而復、以羣、適夷 、趙樹理、歐陽山。印象中,茅盾也曾主編過「小說月報」,當我看到「小說」裡有茅盾的名字時,直覺就以為是找到「小說月報」了。

大陸期刊收藏家謝其章所著的「創刊號風景」裡提到,1948年,茅盾在香港聯合了巴人、葛琴、周而復、以羣…...等人辦起了「小說」雜誌,發刊辭是茅盾寫的。但茅盾只擔任編委,後來就進入解放區了,主編的擔子交給了周而復。

我不知道「小說」何時自香港遷回上海出版?只知道主編周而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小說」應該也是在1949年左右遷到上海出版發行。

我手中的這本「小說」計126頁,刊有中篇小說一篇、短篇小說五篇,以及老舍的長篇連載小說「饑荒」和論述、隨筆四篇,發行、印刷所是上海(9)新大洁路的國光印書館,每冊基價五元五角,照倍數發售。很遺憾的缺了89頁到96頁,剛好是老舍的連載小說「饑荒」少了幾頁。

我購得的這本「小說」,刊登有一篇「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藝術局徵求文藝資料」啟事,以文化部藝術局要對「五四」運動以來之新文藝運動,作有系統的研究,特向全國各出版機關、文藝團體、藏書家、文藝工作者及各界人士徵求有關新文藝運動之文獻資料等,其徵集範圍是:

一、文藝書刊:「五四」以來,全國各地各時期中出版之文學、美術、音樂、戲劇等類重要書籍、雜誌、報紙,現在書肆不易買到者;以及抗日時期各根據地印行之油印鉛印文藝書刊等;

二、文藝史料:全國各地各時期中文藝運動及社團之文獻史料;死難革命作家、文藝工作者之傳略、調查報告,及圖片等;

三、書目索引:各出版機關、圖書館、文化團體過去及現在印行之文藝圖書目錄、論文索引、日報雜誌索引等。

這則啟事刊登時間距離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十月一日成立不過半年時間,中共對文化藝術工作的重視和努力,還真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而當年所要徵集的「文藝資料」,不也是兩岸許多藏書家努力蒐求的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