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書的書

大陸珠海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套「百人閑說」叢書,其中有一本「書之趣」,我很喜歡編者對這本書的介紹:

【匯集學者名流、文化泰斗甚至達官顯貴闗於書的精彩妙文百篇,將書緣、書情、書戀、書趣、書累、書話、書史、書齋、書癡、書商、書店等人世間對待書的態度、涉及書的知識、有關書的人事幾乎「書於一書」,可以看到買書、賣書、借書、偷書、討書、扔書、毀書、聚書、藏書的趣聞奇事和經驗之談,也應能感受到書房、書架、書桌的瑣碎與溫馨,一定會使你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

「書」,可寫可談的還真多。「書之趣」編者似乎還漏掉了「書衣」、「書友」、「書影」、「書香」、「書狂」、「淘書」、「禁書」及「敗書」…。談書的文字很早就有了,考版本、校書目、寫書跋和談書事,書裡書外,都有文章,有人將這類書寫統稱為「書話」,在大陸,書話「在三十年代曾經一度繁榮,六十年代初書話也興盛一時(見姜德明現代書話叢書序言)」,文革結束後,大陸的「書話」之作又大行其道,名家的書話紛紛出版,興起一股收集熱,我也隨興收了些。現在也該把這些年來購買的「書話」登錄整理了。

讀書的樂趣,書中的滋味,如人飲水,各有各的體會。我喜歡看書話類的書刊,一來很多書自己沒時間看或沒注意到,讀別人評介,心理就有譜;再來看許多人傾家蕩產買書藏書,可讓自己見賢思齊,附庸風雅;最主要原因是有的愛書人只買書不看書,讓自己有了伴,買書不看書不會心虛。另外,兩年前迷上大陸「天涯社區閑閑書話」、「孔夫子舊書網」等讀書類網站,瞭解大陸新舊書出版情況,依書目到台北簡體書店現場蒐購,也有樂趣。

這兩天,在家裡整理舊書堆,也讓我找到了「書香」、「書中滋味」、「書衣」「一個讀書的故事」等幾本談書的書。如果要開列我購藏的「書話」書書單,相信會有一大串吧。我在台灣最早閱讀到談書的書,是作家彭歌寫的。1965年10月我自佛國回到台灣,1966年秋天,就讀到彭歌在報紙副刊撰寫或譯介書刊文章了。

彭歌在台灣,被稱為是一個「書生型」的人物,以讀書寫作為最大的享受,寫文章一再鼓吹多讀書。他就一個讀書人的立場,強調提倡讀書風氣最要緊的無過乎身體力行,每個人如果硬性規定每天至少花多少時間在讀書上,每個月花多少錢在買書上,行之既久,自有進益…..,他認為,一個愛好讀書的人,永遠不會悲觀;一個尊重知識的民族,永遠不怕落伍。

民國五十五年(1966)秋天,彭歌在台灣新生報寫專欄「雙月樓雜記」,每週兩篇,介紹值得讀的新書,也介紹了外國出版業的作法,之後仙人掌出版社將其中四十八篇談書的文章輯成集出書,於民國五十七年(1968)8月10日出版 書名「書香」,為「雙月樓雜記」第一集,也是「仙人掌文庫」首冊。

民國五十七年(1968)三月三十日開始,彭歌又在聯合報副刊寫專欄,定名為「三三草」,每週三次,寫了不少有關讀書、出版、小說與非小說的評介,他輯錄性質相近者八十餘篇,取名為「書中滋味」,交三民書局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出版,列三民文庫47號。

民國六十一年(1972)九月,愛書人的雜誌-「書評書目」創刊,最初是雙月刊,第九期改為月刊,至第十五期時,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出版一本「書衣」,六十四年(1975)又出版了「書友」,列為「書評書目」叢書,這兩本書除了收輯評介「書評書目」雜誌的文章,也刊載「書評書目」各期目錄、各出版社所出叢書之介紹。

民國六十三年(1974)三月,作家亮軒(馬國光)出版「一個讀書的故事」,內容包括「書林散記」二十一篇文章及「讀書隨筆」七篇,此書亦為「書評書目」叢書之一。對於讀書,亮軒有一個簡單的結論:讀書是自己的事,不關別人。亮軒的這本書在1978年第三版發行,他的兒子馬世芳出版的「地下鄉愁藍調」最近也再版了。

買「書話」的書,當然不能少了周作人的「知堂書話」、鄭振鐸的「西諦書話」及唐弢、黃裳等人的「書話」,除了簡體版,有少許「書話」書有繁體版,我第一批買的三十年代作家「書話」裡,周作人的「知堂書話」上下冊就是繁體版,是在重慶南路台閩書城的前身69元書店買的。第一批購進的簡體「書話」書,也是在重慶南路一處地下室流動書攤買到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今人書話系列」,當時書價是人民幣六倍計價。

在我的書架上,也有幾本繁體、簡體都購買的「書話」書,如奚椿年的「書趣」,台灣大地出版社於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十一月出版,簡體版的則是2005年1月由山東畫報社出版(第一次印刷),簡體版有插圖,繁體版則無,但有作者的「致台灣讀者」、及「寫在前面的話」,簡體版則無。由繁體版「寫在前面的話」作者所寫的日期1986年3月12日於北京看來,此書簡體版應在1986年就出版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