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宜蘭的書

在書堆裡無意間扒到歸人著的《懷念集》,信手翻開書的內頁,我寫的兩行醜字赫然映入眼簾:「1965年10月27日,回國後的第十天購買」。

算起來,這本書陪伴我逾四十年了。

因為《懷念集》作者對宜蘭情有獨鍾,寫了幾篇懷念宜蘭的文章,讓我在四十年前讀後就對宜蘭產生一份特殊好感,若干年後,我因工作職務調整,來到宜蘭,定居至今不再離去。

那年十月,我一個人剛遠離佛國的家,在陌生的台灣咀嚼思親帶來的愁苦。回國後的第十天,在書店看到了《懷念集》,作者歸人渴念家人友人、懷念逝去日子「心情宣洩」的文字深深打動了我。儘管口袋裡那點錢,還不知能不能支撐到開學,我還是不假思索地買下來。

記得有一段時間,這本由光啟出版社於1958年9月初版、1964年三月第四版發行的文藝叢書,一直就放在枕頭下,讓作者的愁緒伴我入夢。

歸人本名黃守誠,祖籍河南,另以黎芹、康稔為筆名著述,曾任花蓮師範學院副教授,已出版著作二十種。當年《懷念集》頗得讀者喜愛,一版再版發行至四版。《懷念集》上一篇篇感人的文章,使我瞭解到作者1949年隻身來台灣後,曾在學校服務,與已故作家蘇雪林、張秀亞、陳其茂等熟識,《懷念集》的封面就是版畫家陳其茂畫的。

作者於1953年自澎湖來到宜蘭,在《懷念集》一書中,有《憶宜蘭》、《村居風情》兩篇文章深動描繪生活在「天然公園」宜蘭小鎮的快樂和雨的情趣,更難忘宜蘭的樸質人情味。

作者在書中提到:曾走過不少地方,除了北平之外,都甚少眷戀的感情。「但,奇怪得很,對於宜蘭,我卻有一份特殊的喜愛」。離開宜蘭時「以萬分哀怨的心情」寫了一篇《憶宜蘭》,「想不到卻贏來很多過份的讚美」,有些「曾在宜蘭住過的朋友」還特意對他說:「宜蘭,就像你筆下那樣美麗!」

作者於五十年前的1954年一月所寫《憶宜蘭》一文中,以「城在綠叢裡」來誇耀宜蘭的美麗,稱讚宜蘭「到處是蓊蓊鬱鬱的綠樹,到處是青青的翠竹扶疏」。提到曾信步到一些小巷子裡,「只見林樹繁茂,却找不到那裡是人家;但正驚異之間,住宅却突出現在眼前了,原來這些住宅的周圍,被樹木完全覆蓋了,你不走到跟前,根本無法發現那些房舍的」。作者在五十年前所稱讚的「竹圍」村居,如今已少見。

作者歸人當年在宜蘭工作居住的地方「正靠近一條小溪」,他寫道:「每天清晨,我總愛沿溪散步過去,走到郊外,看看早景,其時,山邊濃霧未退,紅日將來,相映成趣,真美麗極了。山腳下面,白鷺成群,此飛彼落,牠們有的翶翔空隙,有的闊步田間……」。這條小溪在二十幾前也已加蓋。還好,今天在宜蘭市郊,還有機會見到白鷺成群的景象。

作者留戀宜蘭的樸質人情味。在《憶宜蘭》一文中寫道:「在宜蘭,因為城小人稀,只消你買過三四次東西以後,老闆和你廝混熟了。假如沒有現款,他僅憑一面之緣,就慨然的讓你拿走。那副信任的神情,令我非常感動」。在《村居風情》中又寫道:「因為村鎮小,所以張家上午添了一頭牛,下午全村都知道了。記得那天下午,我抱了朋友的孩子到小店舖裡買糖,老闆滿面春風的說:『是甜甜嗎?』她就從我的手中抱過去,逗了一大陣。臺北那有這種富有人情味的事情呢?」。

當年作者愛逛書店和看書。書中曾提及宜蘭市有一家「宜蘭書店」,由內地人經營,只是「宜蘭書店沒有什麼書可看」,書店老闆後來去教書了,由原來店內的夥計繼續經營。他也常去座落公園旁的縣立圖書館,表示對宜蘭若是要硬指出缺點,只有說,「它的圖書館的書刊太不夠了。」

我與宜蘭的「情緣」,可以說是《懷念集》牽線的。記得我在台中工作時,有一次與老闆嘔氣,丟下辭職書漏夜北上,當時我順手帶的一本書正是《懷念集》。大清早火車抵台北車站後,舉目無親的我,竟很自然的購買開往宜蘭的車票,那是我第一次來到宜蘭。小時候夢想要住在倚山面海的地方就出現在眼前了,那天,我就在頭城海邊編織了來宜蘭定居的美夢。隨着工作職務調整,我真來到了宜蘭….。

今天的宜蘭,五十年前作者筆下「蓊蓊鬱鬱的綠樹和青青的翠竹扶疏」的美麗,以及純樸的村居生活,已逐漸在推動現代化的軌跡裡消失了?《懷念集》裡讓人感動的人情味,今天或許只能懷念了….

後記:「懷念宜蘭的書」曾刊於2006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九彎十八拐」第五期,今有若干文字修正

兩年前因為無意間找到「懷念集」而寫此稿,原想在部落格貼書影,一時找不到這本書,不知又塞到那裡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