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書話: 江湖行

那年回到佛國,在老家角落一個陳舊的木箱裡,找到了母親幫我收藏保存的三十餘本華文書籍。離家卅餘年,老家書櫃裡原有的二百多部書,多已失去蹤影,原來上、中、下成套的書,也已殘缺不全。意外的是,徐訏的小說「江湖行」四冊竟然齊全留着,拿在手中,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老家的二百多部書,是高中二年級我休學在書店工作時陸續購得的。我為分擔父親重擔自動休學,却因為愛書及書店員工的折扣優待,我每月薪水收入,幾乎有一半繳回書店。

那時候,書店以售賣香港出版社的書籍為主;那段時間,我抓到書本就廢寢忘食。除了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我也在那陣子讀了徐訏的「盲戀」、「鳥語」、「江湖行」等多部小說,最難忘的就是「江湖行」了。我曾再三閱讀它,移植了書裡的一些人生觀點伴我飄洋過海。當時它是一冊一冊出版,讀完最後一冊後不久,我也離開佛國老家,來台灣就學。

徐訏的許多小說都是以第一人稱——「我」抒寫敘述故事,他寫的許多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動人心魄。「江湖行」通過對話展開故事,在農村出生的「我」——「野壯子」隨行船的戲班四處演出,因為「一個個偶然的機緣」而改變了他的命運,有五、六位女子走進他的生活裡,但沒有一人留在他身旁。他的生命燦爛多姿,他的心靈並不充實。「野壯子」最後感嘆,他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生命是平凡的生命,他「沒有勇敢地恨一個人,也沒有堅貞地愛一個人」。

在年少喜愛幻想的年代,看着「江湖行」,我曾幻想自己和書中主角「野壯子」一樣是流浪漢,感情世界相似。但離家後我的人生運途平淡,沒有迷路繞道的刺激,少了漂泊的經歷和體驗,與「野壯子」漂蕩生涯相比,我對自己長年安定單調的生活不時自卑。回台灣後,我買了正中書局1967年出版的「江湖行」一冊全集,常在蘭陽平原下雨的日子裡一再翻閱,雨聲裡彷彿親歷書中載運戲班的船冒着蕭蕭的雨在江中、在河塘中悄悄行駛的情景,船上戲班女子與主角「野壯子」的濃鬱抒情故事也讓我忘掉現實的平凡單調。

徐訏的「江湖行」,有許多饒富哲理的對話一直讓我「銘記在心」。書中主角「野壯子」自述:「人在社會中求生,除了行乞,就是行劫,要不然就是行騙;弱者行乞,強者行劫,狡黠者行騙……」。相信許多閱讀過「江湖行」的讀者不會忘記這句話。對照現實社會的人們,似乎也並沒有超出這三者——行乞、行劫、行騙——的範圍在生活的。

「江湖行」裡敘述許多人生觀點的對話,至今我幾乎仍毫無保留的信奉:

「我以前沒有人生觀,一個人有了人生觀,這人生觀就是他的監獄。人間不是天堂,天堂裡沒有監獄,人間的本身就是監獄」。

「人生是無限的複雜,我們是無限的渺小,人間有無數種的人生,而我們則只有一種生活….請你不要用狹小的眼光輕視別人,請你不要用你淺薄生活中的道德觀批評別人……」

「我們活在可憐的人間。人間無不變的愛,無不醒的夢,無長綠的草也無常開的花。人間無絕對的善惡,無清楚的愛恨。人間的是非慘雜着利害,真偽混淆着觀點」。

「如果一個人一生一帆風順,活在人世等於活在天堂,那不是等於沒有接觸過人生嗎?」

「最偉大的人物都沒有讀過書,耶穌沒有讀過書,釋迦牟尼沒有讀書,莫罕默德也沒有讀什麼書,中國開國的帝皇也都沒有讀書。讀書的人祇是一些庸才,讀書也許可使頭腦比較清晰,但會使心靈阻塞眼光淺短,因此容易中別人的利用宣傳與麻醉,往往做了帝皇英雄政黨的奴才而不自知」

「我現在有不少有學問的朋友,但是他們用頭腦的人;我發現用頭腦的人大都胸襟淺狹,眼光短促,小有成就自滿驕傲,偶見微利就緊隨不捨;幾句恭維話就引人作自己,不如意就發牢騷。這都是在自己所築的監獄生活巷的人。」

在「江湖行」所有話語中,我更將書中的一句話掛在口頭:「凡是你所不能了解的,請你寬恕與原諒」。尤其當我無法解釋自己情慾變化時,我就會說出口。

「江湖行」是徐訏在香港時期完成的一部「生命體驗型」長篇小說,依據徐訏記述,江湖行是他在1954年秋天開始寫的,至1959年十月二十五日脫稿,它第一次發表的日期是1955年一月十六日,前後就寫了五年。江湖行第一部在「今日世界」雜誌發表,第二部是在「祖國週刊」雜誌發表的,後來就在「自由中國」雜誌發表。我在佛國老家的四冊「江湖行」,分上、中、下一、下二四部,上冊是1956年出版,由香港友聯書報發行公司發行,中冊是1959年八月出版,由香港亞洲出版社發行,下一冊是1960年七月出版,由香港亞洲出版社發行,下二冊是1961年出版,由香港上海印書館發行。

在老家找回來的四冊「江湖行」,在最後一冊中附有徐訏的一篇「後記」,詳述「江湖行」的寫作出版經過。徐訏在「後記」裡曾提到一件事:當「江湖行」上冊在台灣申請著作品註冊時,他接到內政部一個公文,公文有內政部長田烔錦的簽章。內政部雖准予註冊,但對「釋迦牟尼沒有讀書」一語,認為錯誤,與事實不符,「希於再版時更正……」。

徐訏在「後記」中詳述書中出現這句話的緣由。他說,這句話是書中一個從監獄裡放出來一個革命家李定一的話。說那些偉人沒有讀書,倒不是看輕這些偉人,而是看輕「讀書」…..,這些偉人的事業與成就,並不是從普通所謂讀書而來…..。如果這些偉人都讀過書,但因為讀書沒有什麼收獲,所以放棄了讀書,憑着心靈的直覺而另有了天地,那麼讀書對他們有什麼價值呢?…….

在「後記」一文中,徐訏也對民主時代「政府機關與老百姓行文則總是用指令式的下行公文….」提出質疑,「奇怪」政府與老百姓間沒有建立正常的合理的關係……….。正中版的「江湖行」沒有附上這篇「附記」,也就讓我對老家帶回來的「江湖行」首版四冊認為更值得珍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