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之書之日記

之一

在不同時間向四家網路書店訂購的書,竟不約而同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天送達便利商店,大清早冒雨取回。入手的九本書,大多是在曬書折扣區選取,有廉價購入的喜悅。

這九本書,半數是「談書的書」。

這些年來,我大量購買了目錄學、出版史、讀書隨筆、藏書紀事、圖書館(史)、版本考證、書店風景、插圖與書籍設計裝幀等等與書有關的著述,這些讀物,我歸類為「談書的書」。如果不將「書話」範圍劃框框而擴大統稱,這些書也稱為「書話」。

書籍浩若煙海,人的視野有限,沒有人能翻閱所有書籍的。一本書出版後,無論是波濤洶湧,或水過無痕,終究後浪推著前浪,許多書會很快消失老舊,塵封難再「曝光」了。能夠從各種「書話」和「書影」書中,尋覓一張張舊書的臉,回味曾經觸摸,看看自己無緣擁有的書刊面貌,是難得的樂趣。

就這樣喜歡閱讀「談書的書」,眾多書齋、書癡、書影、書事、書目及難得的版本資料,「談書的書」一書在手,就盡在眼前了。尤其有許多書自己沒時間看或沒注意到,讀別人評介,心理就有譜,還可以按圖索驥,繼續找書買書,增添藏書。這些年來藏着藏着,自得其樂。

大陸作家朱霄華在他的文集《丹霞齋筆記六種》裡,曾寫到他有一天破紀錄的在舊書攤買了八十七本書。2006年11月5日顯然是作者買書最瘋狂的一天。這天他寫道:「87冊書,四個塑膠袋子。我都後悔買多了。從上午七點到中午12點半,我在馬街舊書攤上呆了五個半小時……..87冊,在我的個人購書小史上,像這麼大的數量可是從未有過的」。

我一天買了九本書,是不算多了。



之二

這一兩年來,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訂製書架整理收納家裡四處堆放的書,妻卻常潑我冷水:「請問書架有地方擺放嗎?」

想想也是。

最近三、四年來,我買書成為一種上癮的嗜好,一種難於戒除的習慣,進書量已非狹窄的住家空間所能負荷。任意推放的書擠壓了住家生活空間,擾亂了「磁場」,影響了「氣」的順暢流通,不及早改善,恐危害身心健康(家人就常被書堆絆倒)。

那年遷入新居時,曾在二樓規劃了一間書房,有一整面高至天花板的六格書架, 當時還有朋友說,你能把書架空位填滿,我就佩服。現在,那面書架早已溢滿,超市購買的三合板書架書櫃一個又一個搬進家裡,書層層堆置,有的書架已被厚重的書壓垮。

住家二樓最早設置的那面書架,在靠近天花板的地方原來留的空隙,早被我堆置一兩百本雜誌,由於太高了,頂層雜誌和頂格的書已多年未曾碰及,最低層的也是蒙塵的多,取出翻閱的少。另外,家裡的數個可移動的三格書架,每一層都是前後兩列堆放堆滿了,堆在地上的也不在少數….。

喜歡買書的人,書永遠不嫌多的。鍾芳玲有一篇文章《隨處與書相逢》提到,她將古羅馬哲人西塞羅的名言:「沒有書籍的房間,宛如缺乏靈魂的肉體」做為座右銘(《書與書話》p72)。她從《在家與書為伍》、《與書同居》兩本書裡,驚喜地發現書籍在私密的空間竟有如此多種創意的組合,橱櫃裡、階梯邊、壁爐中、門檻上、窗台下、浴缸前、馬桶旁….無一不是書籍能棲息的地方。

我似乎找到了安慰,我家或許還有地方可以讓書棲息?



之三

十一月去了台北,也到了台中,在宜蘭則常逛宜蘭車站旁的「舊書櫃」、老余的50元回頭書攤以及網路二手書店,繼續買了許多二手書、回頭書和舊書。

十一月購買的新書:

祝均宙著《圖鑑百年文獻--晚間民國年間畫報源流特點探究》

吳小如著《莎齋閒覽-吳小如八十後隨筆》

吳小如著《含英咀華—吳小如古典文學叢札》

吳小如著《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

吳小如著《舊時月色-吳小如早年書評集》

耿占春著《書的挽歌與閱讀禮贊》

<萬象>編輯部編《書與書話》

仲富蘭著《老鏡頭-中國百年風物與民俗過眼錄》

胡文輝著《廣風月談》

《花城》雜誌主編《遠去的面孔和背影「家族記憶第1輯」》

辜振豐著《寫作的秘密》

陳平原著《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

王學泰著《中國遊民文化小史》

陳冠中著《我這一代香港人》增訂版

陳冠中著《事後-香港文化誌》

金開誠、葛兆光著《古文要籍敘錄》

周振甫著《詩詞例話》卷一欣賞與閱讀編,卷二寫作編,卷三修辭編,卷四卷五風格編 文藝論



十一月購買的二手舊書:

《綜合選集》第一、二、三集

方祖桑 邱燮友著《散文結構》

趙聰著《五四文壇泥爪》

逯耀東著《何處是桃源》

隱地編《爾雅》

楊合揆編著《中國趣味文學》精華本

小思著《香港故事》

文學歷史記憶論集《墨痕深處》

王安憶著《我讀我看》

吳東權著《綵筆紅顏》

文曉村著《雪白梅香費評章》

江寶釵、陳國偉主編《小說新視界》

張亞力著《一代影后—林黛》

許常惠著《杜步西研究》

藍祥雲譯《愛與死》

吳心白著《痕跡》

榮格著《榮格自傳》

陳芳明主編《余光中跨世紀散文》

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上下冊

辜振豐著、林瑞慶攝影《東京讀書筆記本》

趙廷謙主編《西方人文名著導讀》上下冊

于玲著《日升日落 廖德政回憶錄》

王小山著《胡說--名著人物的另一種可能》

王岫著《迷,戀圖書館》

朱西寧著《春城無處不飛花》

台北市立美術館發行《詩..夢.自然—米羅的藝術》

張惠菁著《惡寒》

朱天文著《花憶前身》

楊照著《迷路的詩》

江明樹著《蕉城風雨》

潘青林著《藏書票藝術解碼》

馮玉祥著《我所認識的蔣介石》

龐洵著《新時代思維的偉大搖籃—百年北大的遞嬗與風華》

龐洵著《一場中西合壁的美麗邂逅—百年清華的理性與浪漫》

陳玉慧著《遇見大師流淚》

新井一二三著《我和閱讀談戀愛》

克勞士.提勒多曼著、林珍良譯《歐洲咖啡屋》

享利.米勒著,陳蒼多譯《我生命中的書》

民國六十七年、六十八年出版的《東方雜誌》五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