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 因魯迅而展開》


又買到了一本「談書之書」-《藏書 因魯迅而展開》,大致瀏覽後,我想,喜歡買書藏書的同好,應該也會喜歡閱讀這本書。



今年三月由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藏書 因魯迅而展開》,是大陸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傳播學系主任劉運峰先生的新作。他收藏、閱讀、研究、編著魯迅著作。這本書,以收藏《魯迅全集》、訪書記事、翻書一得、難忘書香、追懷師友等五章五十篇敘述了作者對買書、藏書過程中的期待、喜悅、惆悵、迷茫的心情,另附錄作者一篇在南開大學的演講:「買書中的經濟學」。



翻閱此書,平日對自己不能節制買書影響家計深感不安的情緒和壓力,彷彿減輕不少了。作者粗略估計他的藏書大概在一萬冊以上,曾有一個月買書支出為月收入兩倍多的記錄,他認為,「豐收是要付出代價的」,更相信買書支出「比我付出更多的,一定大有人在」(〈揮金如土為買書〉p55)作者所想的,不也是我常安慰自己的?



劉運峰先生的藏書,主要以魯迅的著作以及和魯迅相關的圖書為主。各種版本的《魯迅全集》無疑是他藏書核心的核心。他收藏有近二十個版本的《魯迅全集》,曾借助網路購書的方便,買到了台灣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版13卷本的《魯迅全集》,花費數千元買到了1948年版的《魯迅全集》,甚至搜集到了日本的《大魯迅全集》,更尋尋覓覓25年,終於了卻了擁有一部特種精裝本《魯迅全集》的心願(p43)。而包括具有全集性質的文集與手稿、年譜、傳記以及魯迅研究資料與魯迅研究著作、和有關魯迅研究的各類工具書…等他都不放過,隨著視野的擴大,他的藏書已逐漸轉移到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研究資料的搜集了…。



在南開大學的一筆演講中,劉運峰強調了「要把有限的錢用在最值得買的書上」,他認為最有用、最值得的書:第一是基本的工具書,第二準工具書,第三資料書,第四永不過時的經典,第五大名家寫的小作品,第六多買選本,第七印數少而有用的書,第八就是關於「書的書」了。他對買書的建議,與我當前買書的方向吻合…(p283-287).



劉運峰認為,在買書的過程中,有時會迷失自我,有會不知所措,但這並可怕。因為「在書海中,總會找到航標,在書山上,總會找到路徑;關鍵是要學會堅持,學會等待,學會選擇」…….。



和作者買書的付出和研究編著的努力相比,我算是平庸的愛書人,也沒學會什麼…..。







王翊、康鎛彙編的《新詩三十年(1~3冊)》


書房裡的《新詩三十年(1~3冊)》,是在查禁年代買的。封面除印有「中國現代文學叢書」,書脊印有「文教出版社」字樣外,餘不詳。費勁搜查資料,勉強知道是由王翊, 康鎛彙編的,但不知兩人的簡歷。



這套詩選共計939頁,第三冊附有編者王翊於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日所寫的編後記,及一九七三年寫的校後記,由此約略知道這三冊詩選於一九五六年就編好,但出版商不敢付印,只「抽出『導言』改題『新詩三十年概說』,先印成單行本。直到一九七三年「文學研究社的毅然允為印行」,才有機會問市。



這套詩選搜羅公元1918-1948年民國時期新詩作品近千首,名詩人百餘人,包括胡適、陳獨秀、李大釗、冰心、劉半農、瞿秋白、朱自清、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沈從文、艾青、饒孟侃、李金髮、戴望舒、卞之琳、臧克家、穆旦….等名家。第一冊有長篇導言介紹入選詩作,王翊在編後記有這麼一句:「鎛堂先生平日讀新詩,信手錄存,積有千首…加以挑選、整理,湊成千首。先生復加選擇,.並為寫『導言』一篇,以所選的詩,都是一九一八年~一九四九年間的創作,題作《新詩三十年》….」,不知文中的「鎛堂」先生是不是康鎛?



這三冊詩選,是典型查禁年代冒出來的出版品,也買了收藏三十餘年了。







《民國出版史》


買了一本《民國出版史》,是武漢大學教授吳永貴獨立完成的。全書約七十萬字,他自2006年開始寫,至2010年年底完成,2011年6月出版。



厚厚的16開本,捧在手上,很有份量,實質也是。



從王余光先生寫的「序」文與作者的「後記」可以瞭解,2008年間,大陸曾出版一套九卷本《中國出版通史》,有一卷是《民國卷》,吳永貴參加《民國卷》的寫作,擔任了書稿撰寫的主力,得於提前練兵。完成後「有感於集體修史體例的制約」,為完善民國出版史,即決定獨立撰寫,調整體例、增減內容,更換篇章,以四年多的時間完成。



出版是一種文化產業,出版概念包括圖書、期刊和報紙,不過這本書敘述以民國時期的圖書出版為主,除了對一些書局開辦的期刊稍有提及,報紙幾乎不論。作者吳永貴在「後記」中說,這本書更確切的書名應該是《民國書業史》。他常見文學作品有三部曲現象,也萌生效法之志,頗想續寫《民國期刊史》和《民國報業史》,但不知道是否還有體力和機會?



《民國出版史》全書十三章,另附錄〈有關出版法津法規及書業章程〉。作者以〈晚清時期出版業的近代轉型〉、〈民國時期出版業的發展歷程〉及〈民國圖書出版的學科分布與區域布局〉三章,細述出版業的轉型及發展歷程,追索出版事業發生發展過程的規律,介紹了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後,南京國民政府建立最初十年間,政局穩定給出版業的興盛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包括南京、上海、北平、天津、廣州的出版業蓬勃發展,各領風騷;至抗戰爆發,出版業遭受重創,遷徙頻繁,重慶、桂林和香港成為出版業新據點…,這三章可以讓讀者大致瞭解了民國出版業基本面貌。



書中也對編輯出版工作流程、書業經營與管理等現代出版主體內容,有充分的發掘與梳理,其中在第八章〈編輯出版工作〉第六節〈書評活動〉提到,民國時期的書評媒體相當寬泛,既有相當數量的專門書評期刊(不完全的統計,在1949年前創辦的書評期刊合計82種),亦有不少大眾的或專業的報刊開闢了書評專欄,還有一些書評文章結集出版。許多書評作者治學嚴謹、學養深厚,很多人本身就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或文藝大家,如胡適、聞一多、沈從文、蕭乾…..(P369~372),這方面是我有興趣閱讀的。



其它我也極有興趣的篇章,包括〈民國時期先後出現的七大出版機構〉、〈其他有影響的中小書局〉、〈大書局重要出版人物列傳〉、〈其他編輯出版人物列傳〉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出版業〉等五章,作者個案觀察分析了出版人、出版機構的理想追求與風範,包括張元濟、王雲五、高夢旦、陸費逵、舒新城、黎錦暉、錢歌川、沈知方、章錫琛、夏丐尊、葉聖陶、華之鴻,以及朱經農、周建人、趙景深、顧頡剛、楊家駱,魯迅、巴金、張靜廬、沈松泉、汪孟鄒、趙家璧、張競生等出版人的生動故事,正是這幾年我努力在蒐集的。



吳永貴的《民國出版史》雖也是大陸學術文化界「民國熱」熱潮下的產物,但作者並不只是在故紙堆爬梳,全書以翔實的史實呈現民國出版業生機勃發的情景,關注出版活動與社會經濟文化的關係,有豐富的歷史啟迪。我想,這本書與我前幾年買的《台灣出版史》接續閱讀,就是一套一百萬字的「中華民國出版史」了。但,它不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人士寫的。



《台灣出版史》是大陸國家新聞出版署版權司資訊處處長辛廣偉寫的,洋洋灑灑三十萬字。他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這本從清道光年間開始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約二百年間的台灣出版史。



常有這樣的感觸,台灣的出版史、文化史、文學史、小說史以及作家傳記….等我們可以寫、應該寫的「史書」,好像都被他人寫了,輪不到咱們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