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月,從月初到月尾,家中祝福歌聲不斷,生日年慶蛋糕一盒一盒切不停,我與大女兒陽曆同一天、與小女兒農曆同一天生日,月初有太太的生日,月尾我壓軸慶生,月中還有結婚紀念日,七月,是我家老小團聚慶生祈福之月。

2011年7月,女兒將往年分開舉辦的生日年慶,改以「七月慶生會」集中一天舉行,將老夫老妻結婚紀念也一併納入了。原以讀書禮券作為生日禮物,也改為贈與現金,可靈活運用。七月,收了妻和女兒的生日「紅包」,買書也就「不假思索」,陷入瘋狂。月底檢討,不禁埋怨自己買了不少「沒必要」、「不值得」、「不會看」的書!糟蹋了女兒贈禮的心意。

今年七月最佳的禮物來自香港。陌生的Edmond Yue知道我收藏徐訏的書,在我的部落格留言,說他也有「徐訏和其他作家書影願意傳給我」,E-mail幾通後,我猜出他是香港的余冠漢先生了(今年四月間,他也曾以「阿余」之名留言,說他也收集徐訏的書和資料)。余先生和廖文傑先生曾被大陸著有《我心徬徨~徐訏傳》、《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論》的文學評論家吳義勤稱為是「鐵桿的徐訏迷,收集了有關徐訏的幾乎所有資料」,並指兩人多年來「無私地把這些資料寄給了我,對我的研究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多年來,我也在努力蒐羅徐訏的書,但並不積極,幾位陌生的書友非常熱心協助我蒐書,將淘得徐訏的書贈我,實在感動。看了余冠漢先生傳來的書影和資料,真是望塵莫及啊,尤其他與廖文傑蒐集整理徐訏佚失的文章出版,更見情意。余先生還說:「文傑兄會給你寄《魔鬼的神話》」,這本徐訏小說創作、筆記、戲劇補遺,我沒蒐集到,很高興廖先生要寄來。

徐訏的著作,我購藏有台灣正中版《徐訏全集》和上海三聯版《徐訏文集》,雖然這兩大套內容編輯或印刷裝訂粗糙,徐訏的作品大致收齊,今後蒐求的當是徐訏佚文集與研究徐訏的著作。由廖文傑先生的文章裡,我讀到香港作家陳智德在2009年已著手寫「徐訏評傳」,如果完成,將是近年來有關徐訏研究的一部新書了。

七月裡,原來每星期五在市場邊出現的40元廉價書攤,整整一個月未再出現,之前就曾聽業者老余說:「回頭書價格拿俏」,拿不到書賣,要收攤了。三年來,每星期五早晨我習慣逛市場廉價書攤,陸續買回不少「內容紮實」的書。最近在誠品書店,看到幾本書眼熟,原來是在廉價書攤購得的「回頭書」改換容顏出現,當然,40元是買不到了。這一個月,每周五我仍不知不覺走近市場,看書攤是否「捲土重來」….。

要戒除已養成的習慣,還真不容易。七月跑了三趟台北,還是習慣逛公館一帶的書店買書,揹重了就不逛了,而網路購書、便利商店取書的習慣也戒不掉。七月初,書友「書迷」留言介紹劉峰松的《如數家珍—劉峰松蒐書奇譚》,在他網站看到《版本目錄學研究第二輯》,也在書友PK2網站看到推薦《湯炳正書信集》,一併向網路書店訂購了。目前許多書友不再重視部落格的經營,但我仍維持逛書友網站,看看書友的閱讀心得,有好書就跟進購買。

七月,呂夫子看了我的<年少時的閱讀>,來一通e-mail,他是這樣寫的:

【老夫子:

你我究竟不同國

你是看香港文章長大的

老夫是看台灣文章長大的

你提到的早期香港作家

台灣較常看到作品的大概是徐速和徐訏

雜誌方面

南國電影、兒童樂園在台灣也可看到

但文壇似乎是台灣出版的

老闆好像叫穆中南

早期許多台灣作家都曾在文壇發表文章

據記憶所及就有鍾肇政、楊念慈、鄭清文、鄭喚等人

不過早年台灣最紅的通俗作家可能是金杏枝和禹其民

大部頭言情著作常看得人眼淚鼻涕齊下】

我回復呂老夫:

【呂老

萬安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叫《文壇》的雜誌很多

能被現代文學辭典收錄的《文壇》也有好幾種

在這些《文壇》中,有些很短命

像一九三一年上海光華書局出版的《文壇》只出了四期

一九四六年上海聯華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由魏金枝主編的《文壇》,僅出三期即夭折

而由李金髮創刊,盧森主編的《文壇》

自一九四一年七月創刊,出了三十三年

直到一九七四年第三四六期面世後才停刊

盧森主編的《文壇》一九五0年在香港復刊

保持它一貫優良的傳統

行銷世界各大城市的華人圈子

大受文藝青年歡迎

(以上取材自許定銘的《醉書札記》p219盧森和他的《文壇》)

當年我在仰光購閱的是台灣穆中南先生創辦的《文壇》

還是盧森主編的《文壇》

已經沒多大印象

我認為應是盧森主編的《文壇》吧

金杏枝和禹其民的書剛回台灣時曾翻了幾本

有人說金杏枝就是當年鴛鴦蝴蝶派作家馮玉奇

記得在仰光我就有馮玉奇的《罪》《孽》《歸》三部曲】

由於我每月的書之日記,有朋友認為「列舉書單,日記大同小異,都是到全家、7-11取書之類的,讀起來比較索然」,七月起,不再詳細列舉。這個月,因為有生日禮金,買書瘋狂,不知不覺就多買了,下不為例。

七月得書如下:

《香港的流行文化》:梁秉鈞編,書林出版社。

《中國文學史的省思》:陳國球編,書林出版社。

《13》:拉胥梅耶著李安琪、潘勛譯,商周出版社。

《如數家珍—劉峰松蒐書奇譚》:劉峰松口述,陳聰民整理,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止庵校訂,北京十月出版社。

《插圖的文化史》:余鳳高著,香港中華書局。

《修正定本北極風情畫》:無名氏著,黎明文化。

《愛情.愛情.愛情》:無名氏著,黎明文化。

《解析文學》:姜穆著,黎明文化。

《王國維未刊來往書信集》:馬奔騰輯注,清華大學出版社。

《舊時月色》:董橋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歲除的哀傷》:夏志清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谷林書簡》:谷林著,南京師範大學。

《吳宓傳》:沈衛威著,立緒文化。

《歪仔歪詩刊》第9期:賣田出版。

《文訊2011年7月號309期》。

《開卷有益話讀書-<月讀專刊>》:吉炳軒著,中華書局。

《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編年(1922~1949)》:陳思廣著,秀威資訊年版。

《醉書札記》:許定銘著,秀威資訊出版。

《日和見閒話》:李長聲著,博雅書屋。

《連環圖畫與大眾閱讀-「公仔書」的文化史》:周佳榮,丁潔著,香港新雅文化。

《魯迅研究平議》:陳炳良編,書林出版社。

《長溝流月去無聲-重溫民國人和事》:張國功著,秀威資訊。

《湯炳正書信集》:湯炳正著,大象出版社。

《張舜徽集-清人文集別錄》:張舜徽著,華中師範大學。

《蓬山方影》:劉永翔著,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無言之美》:朱光潛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書與現實》:舒蕪著,北京三聯書店。

《文人的左與右》:孫郁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潛研堂序鈸、竹汀先生日記鈔、十駕齋養新錄摘鈔》:清錢大昕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董橋序跋》:董橋著,古吳軒出版社。

《江南藏書史話》:王紹仁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百年報業掌故》:江蘇人民出版社。

《農心匠意-香港城鄉風俗憶舊》:陳雲著,香港九龍花千樹公司。

《上學記》:何兆武口述,文靖寫,台灣木馬文化事業。

《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潘國靈著,Kubrick出版。

《近世學者與文人羣像》:莊練著,臺灣商務。

《時尚豐子愷—跨領域的藝術典型》:張俐雯著,台灣秀威資訊。

《九彎十八拐》第38期。

《曾經風雅-文化名人的背影》:張昌華著,秀威資訊。

《故紙風雪-文化名人的背影》:張昌華著,秀威資訊。

《神聖書寫帝國》:七格、任曉雯著,上海書店出版社

《野百合花》:王尚義著,水牛出版社。

《霜葉乍紅時》:思果著,九歌出版社。

《拜訪文學的故鄉》:陳星著,幼獅文化。

《民國雜書識小錄》:李力夫著,上海遠東出版社。

《中國文史工具資料書舉要》:吳小如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風雅舊曾諳.黃岳年隨筆》:黃岳年著,秀威資訊。

《可述的現代性-期刊史料、大眾傳播與中國現代文學體制(1919~1949)》:韓晗著,秀威資訊。

《肉體的文學史》:楊典著,新銳文創出版策劃,秀威資訊製作發行。

《版本目錄學研究第一輯》:沈乃文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版本目錄學研究第二輯》:沈乃文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媒介批評第一輯》:蔣原倫、張檸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史學史論集》:白壽彝著,中華書局。

《文學的命脈》:王兆勝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文學台灣人》:總策劃莊永明,文李懷、桂華,遠流出版社。

《學術台灣人》:總策劃莊永明,文晏山農、范燕秋、陳純瑩,遠流出版社。

《我的藏書票之愛》:吳興文著,遠流出版社。

《豐子愷護生畫集選》豐子愷編繪,葛兆光選評,書林出版公司

《陶菊隱回憶錄》:陶菊隱著,漢京文化。

《書人行腳》:傅月庵著,中華書局。

《遠古的紙草》:張冠生著,花城出版社。

《春明讀書記》:趙國忠著,花城出版社。

《魯迅出版文選》:楊里昂、彭國梁主編,岳麓書社。

《讀來讀往-闗於書人書話的讀書筆記》:孫重人著,湖南大學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