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屜裡找到一份影印的雜誌文章,很快就想起是早年我寫的專題報導,以「緬甸僑生知多少」為題,刊登於緬甸僑生聯誼會的《緬甸僑生》期刊。它收藏時間過久,影印碳化快無法辨認了,我也忘了是在那一期刊載的。

這篇專題報導引述的緬甸僑生回國人數統計資料,截止於民國五十七年,寫稿時間應是民國五十八年左右,這年我還在政大學習5W1H的新聞寫作課程。當年因協助聯誼會編輯刊物,自編自寫,也就有了這篇「緬甸僑生知多少」。過了四十年能在抽屜裡找到,趕緊把它鍵入電腦存檔。

時空變化,如今從緬甸回來的僑民量變質變。只要走一趟臺北縣中和市華新街,或逛到Youtube觀賞相關影片,對緬甸僑民生活應能瞭解一二。

四十年前的這篇報導,今天就原汁原味,隻字不改貼上網,一些錯誤的、不通的敘述和用語原樣保留。獻醜了!

*********************************************************************

緬甸僑生在臺灣有八百多人。他們是單程回國,畢業後不能回去。

他們沒有家庭接濟,二百六十二元的公費,是每月的生活費,在艱鉅的環境中,他們到底怎樣求學?

★從統計數字說起

四十二年開始,緬甸僑生開始陸續返國升學,下面,是歷年來回國升學人數:

四十二年 二十三人

四十三年 七十人

四十四年 二十三人

四十五年 十二人

四十六年 十七人

四十七年 八人

四十八年 十三人

四十九年 十一人

五十年 四人

五十一年 二人

五十二年 七人

五十三年 六十四人

五十四人 一百三十一人

五十五年 七十九人

五十六年 一百二十四人

五十七年 一百四十人

五十八年 在整理中

在全省各個學校,緬甸僑生與其他各地僑生及國內生,認真的充實知識,努力地研究學問,融洽的共同生活。

大多數緬甸僑生,遠離了僑鄉後,就不能夠再回去,他們在台灣,要獨自開創艱辛的路途,更要在台灣紮根,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返回海外自己的家園。

窮,是緬甸僑生在求學生涯中,面對的一個威脅。他們怎樣在困苦中完學業?有多少人在咬緊牙關苦撐?多少人在現實中倒下?這是緬甸僑生的故事,一些屬於緬甸僑生的故事。

★為什麼回來

五十四年四月一日,緬甸政府宣佈學校收歸國有,華僑青年失去讀書的機會。

一場因客觀環境變化而掀起的回國浪潮中,緬甸僑生返國的人數激增,他們多數爭取家庭的同意,孤獨的邁向一個新的里程。

有的緬甸僑生,是隨著家庭遷回祖國,他們的生活,在同地區回國的同學中,獲得了較好的保障。

幾乎所有的緬甸僑生都認為,回到祖國,是個人生活的一個重大轉變,是一段新生活的開始,也是接受艱辛磨練的一場奮鬥。

趙根賢,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的學生,當記者與他交談時,他以充滿自信的語氣說:「我回來,是要接受中國文化的薫陶,也要考驗自己是否能在風浪中成長」。

在仰光,他就讀華僑中正中學,初中畢業,轉入緬文學校就讀,當緬甸政府剝削許多中國人的權利後,他就決心返回祖國。

雖然,他的家還在緬甸,在忙碌的生活中還要分心去想家,但是,他一直感到在回國的這步棋上,他沒有走錯。

臉上永遠錠放笑容的葉影娥,是師大社教系二年級的學生,她說,回國升學,她笑得更多,現在都笑得要減肥了。

「至少,我能自由的生活,有權利選擇我喜歡的事做」,她說,「在緬甸,我一直不安的生活,不敢想像明天會是什麼樣的日子。」

她在台灣沒有親戚,家裡也不能匯錢,可是,她仍然樂觀的生活著,她認為祖國給予的溫暖,足夠驅走她的寂寞。

四十六年回國升學的劉操華,目前在台北木柵北新國民中學當訓導組長,談到回國升學時說,讀書要選擇環境,在海外,華僑學校一般只辦到高中為止,沒有繼續研究的環境,回到祖國,才可以有充實自己的機會。

他說,在海外成長的華僑青年,應該努力爭取回國升學的機會。

民國四十六年,他在仰光崇德中學畢業後,就設法說服父母,爭取回國讀書,在他的努力下,那年十一月六日,返回祖國。

「我回國,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獲益不少。」他說。

從緬甸返回台灣升學的僑生,近年來達到最高潮,一批緊接一批,他們為的是擺脫共黨社會式的生活,他們都懷一顆向上的心,吸收中國文化,擴充自己知識領域。

★且聽一番評價

「品行好,守規矩,用功。」這是國立政治大學僑生負責人張沂,對緬甸僑生同學的評語。

他說,緬甸僑生同學因僑居地師資差,華僑學校設備不夠水準,而影響同學的基礎。目前在政大的緬甸僑生共六十一人,念商學院的較少,念文學院的較多,一般說來成續平常,有的甚至感到吃力,推其原因不外兩點:(一)基礎不好(二)生活困難,影響讀書情緒。例如寒暑假其他同學可趁機自修或補習,緬甸同學却必須趁機會參加工程隊或其他的工作做,以籌備來年的學費,有的同學甚至每晚兼家教或到工廠做工,這樣一來成續如何能好呢?可是學業成續雖不能出人頭地,緬甸同學仍然在埋頭苦幹,不因功課差而自卑,不因窮而洩氣,「人窮志不窮」可為緬甸同學的寫照。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王甫之教官,對緬甸僑生的看法是:能克苦耐勞,為人熱情,做事負責,愛國的情緒一般都很強烈。

他舉例說,由於緬甸與大陸接壤,過去又與共匪交好,所以共匪在緬甸華僑社會的勢力並不弱。緬甸僑生對共匪的猙獰面目,認識得十分清楚。有的更是出生在大陸,受不了共匪的暴政,隨家人或單獨偷偷逃入緬境,再輾轉回到台灣的。因此緬甸僑生國家民族意識都很高,痛恨共匪的心情也較強烈。

師範大學僑生輔導室主任田漢祥,認為緬甸僑生應該更積極的生活,畢業後回僑居地服務,其重要性比其他地區僑生為大。

他說,緬甸目前沒有華僑學校,緬甸僑生應有重振旗鼓的理想。

田主任又說,樸素、節儉,是緬甸僑生的一種精神,憑這精神,相信緬甸僑生更能把握機會,去創造自己的前途。

他相信,緬甸僑生將來一定能夠回去的。

在種種困難的情況下,緬甸僑生回來了,他們又在求學生活中,表現了各種向環挑戰的勇氣。

★向環境挑戰的人

我回來,我只看到成功的一面。一位緬甸僑生這樣說。

但,成功,並不是偶然的。

每天早上六點多鐘,當人們好夢正酣,擁被高臥的時刻,却有一個騎着自行車的青年,迎着曉風由南海路馳往克難街。這就是體格碩壯、中等個兒的劉金宙同學,他是從東枝來的,目前就讀於建中高中二年級。

劉金宙同學因數學較差,不得不另外找老師補習,而學校的工讀金加上救總的補助金,只勉強夠生活費用。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克難街衡昌麵店正缺少一個早上送麵到學校的人,他就接洽了這職務,每月可賺到二百五十元,剛好夠交補習費。

劉同學誠懇的說,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辛苦,反而勝任愉快。能自食其力,不依靠別人不是一件樂事嗎?這正是我每早最佳的運動,更何況天天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呢!

為自立更生,為了改善生活,有許多緬甸僑生在課餘之外,還尋找工作,來填飽自己的肚子。

家教,是他們工讀方式中最普遍的工作,這裡我們要記述一位擔任家教的緬甸僑生的故事。

她不願透露姓名,目前在某大學讀書,她的家教,和別人不一樣。

她說,她不是教書,而是陪一個人,陪一個精神不正常的孩子。

由於受到刺激,一位年輕的女孩精神失常,她的父親希望有人陪他的女兒,於是,這位緬甸僑生就擔任了這個工作。

「每天陪着一個不正常的人,我不知道我損失多少」她說:「不過,我感覺這是件有意義的工作。」

沒有可以引起共鳴的話題,每天,在偌大庭院裡,陪着一個可憐的女孩,他的大學生活,在那女孩失神的眼睛中渡過。

送報,也是緬甸僑生常做的差事,每天清晨從被窩中爬起,趕往報館,然後挨家挨戶派送。在建國中學,你可以發覺有幾位緬甸僑生,正擔任這個工作。

一位王姓同學說,送報,在寒冷潮濕的氣候裡,滋味不好受。不過,為了生活,有許多事都得犧牲。在建中,還有許多同學擔任圖書管理員,抄繕講義等工作。

這是一群不願向環境低頭的人。

★有人走錯了方向

雖然,大多數的緬甸僑生都在困苦的生活中,咬緊牙根,却也有許多人在前進中走錯了方向。

遠離家園,得不到家庭的照顧,加上成續的不理想,於是,在台北的霓虹燈光下,他們失去了面對現實的勇氣。

貌貌,是國立台灣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四年前從仰光回來,他的本名,在這裡不便透露。

他留着長長的頭髮,穿着藍格子的襯衫,緊緊的褲子,嘴裡常常叨着一根煙,講起話喜歡抖動雙腿。

在一般人的眼裡, 他是典型的浮袴青年。但他自認為比別人堅強,因為,他曾隻身跋山涉水,遠渡重洋。負笈離家,也許是他生命中的轉捩點,但他却在前進的時候,迷失了路途。

四年前,當緬甸的尼溫政府封閉了僑校,不准持中國護照的華僑子弟上大學後,他就決定離開緬甸,回祖國唸書。他曉得這一去,尼溫政府是不准他再回去的,但他必須走。為了要受更多的華文教育,他離開了父母和親友。

回國之初,他在台北市郊的國立華僑中學唸書,他一直是優秀學生。大專聯考,透過加分優待,他順利地進了台灣大學。但兩個月之後,他發現他不能再保持原有的優秀記錄了。

成續不好,是促使一個學生墮落的重要因素之一,貌貌想從其他方面努力,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他要從奇裝異服上尋求獨特的優越感,要從撞球的計分板上得到滿足。

雖然得到許多片斷的滿足,但夜深人靜時,他想起了父母和家庭。他感覺自己是最孤獨,最苦悶的人。他想再奮發圖強,可是他已有些力不從心。第二天,幾個同學一玩,偶發的那一絲上進意念,又被淹沒了。

這是件使人感到難過的事,沒有人能想像當初回國升學的衝勁,在一兩年之後變化。

★互助的一群

事實上,大多緬甸僑生仍能腳踏實地奮鬥下去,他們在相互支持下,都能完成學業,貢獻所學,服務社會。

互助,使緬甸僑生團體中,產生了許多感人的事蹟。下面是一個例子:

去年六月,對師大教育系畢業的李積崗來說,是一個令他不知所措的日子。

他,滿懷喜悅的戴上方帽子,多少艱辛的日子在淚眼中滾過,他換上軍服,開始一年服役生活,一件不愉快的事却降到他的身上。

他患病了,腎臟病使他在邁向另一段生活中倒下。

他進了鴻恩醫院,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負責他的一切醫療費用。

可是,他的病一直沒有起色,臉上一直腫着,月前,他的朋友決定讓他試用中醫治病,就把他從鴻恩醫院遷出來。

離開鴻恩醫院,吃住立即成了問題。最初幾天,他住在和平東路的泰順旅社,每天六十元,由同學們輪流帶食物進食。

從緬甸回來的同學手頭都很拮据,沒有多餘的錢來幫助,但他們都想盡各種辦法,來幫助這位臥病在床的緬甸僑生。

溫暖的友情散播在李積崗的身畔。

目前,李積崗在一位朋友家中休養,他的同學每天輪流去看望他。

友誼的溫馨,使緬甸僑生在風浪中勇敢的站起來。

★畢業後的方向

緬甸僑生畢業後,他們能夠選擇什麼?在有家歸不得的情況下,他們又能做些什麼?

一般說來,緬甸僑生畢業後,多數仍留在台灣工作或繼續深造,其中也有出國留學的。

有的緬甸僑生,畢業後就留在軍中,以建國復國為己任。

也有部分緬甸僑生,畢業後到香港、泰國等地經商。

但,多數緬甸僑生都隱藏着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重回家園,為傳播中華文化而努力。

在風浪中成長的人,光明的前程並不是遙不可待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dj6ldj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